王承恩搖搖頭,“咱家不知,這個您要親自問陛下。”
徐光啟問出去就有些後悔,在心裏自嘲著,王承恩又不是研究雜學之人,他不知道很正常。
“好吧,謝過公公,前廳準備了薄禮,還望公公笑納。”
過往的經驗,前來恩賜的聖旨,肯定要備好賞錢。
按照常理,宣旨的太監會很高興收下盤纏。
但是對於王承恩來說,他一點都不想收。
朱由楥對於徐光啟的重視,王承恩清楚的很。
他很少看見皇帝能對於一個人如此惦記。
“要是別人,東西收也就收了,但是對於你徐大人的東西,咱家是真的不敢收。”
不敢收!
太監竟然如此說?
過於反常了……
徐光啟不禁納罕,“公公,此話怎講?”
王承恩神秘的笑道,“且容咱家保守個小秘密,等過段時間,你自然就知道。好了,時間不早,咱家也該走了,你快點去上任,別讓陛下等的太久。話咱也就說這麼多,別的你慢慢體會。”
話都說到這份上,徐光啟也沒有什麼好糾結的。
連宣旨的太監都催促自己,看得出來皇帝有多著急。
他讓幾個門生照料還沒有成熟的水稻和甘薯,然後簡單收拾行李,準備赴京。
至於家眷,則在後邊慢慢趕來。
徐光啟能如此著急,有個重要原因就是圖紙。
他迫切想要知道,皇帝究竟是如何得到的東西?
徐光啟迫切要見到皇帝,而朱由楥也著急讓科學院動起來。
……
但是在千裏之外,一場陰謀正在醞釀當中。
沈陽城,後金皇宮。
天寒地凍,來往的人們,紛紛吐著白氣,像是一個個移動的小煙囪。
韃子占據遼東之後,就將老窩設在此處。
奴才當得久了,覺得自己翻身做主人之後,便仿照京城的宮苑修了所謂的皇宮,不過麼。
照貓畫虎,雖然學到了皮毛,但是精氣神卻沒有學進去。
橫看豎看,都像是小孩子過家家的東西。
殿內,黃台吉正在看著折子,折子的內容是晉商在煙草上的損失。
他不能不看,因為這場硬仗,當時黃台吉也投了錢進去。
確切的說,就是在他點頭之後,將在晉商商會的股份,投入到煙草當中。
當時的想法很明確,因為王登鯤等人,拍著胸脯保證,會大賺一筆,同時讓明廷損失慘重。
結果,嗬嗬,他娘的。
錢大虧一筆不說,還讓明廷擺了一刀。
本來,黃台吉要找範永川和靳良辰好好算賬。
誰想到,那倆老貨,竟然將所有的罪責,推到王登鯤頭上。
王登鯤吹燈拔蠟,最後還想方設法將損失轉移到商會的其他散戶身上。
雖然他在晉商的資產損失了一些,但是念那些人還有極大利用價值的份上,便選擇暫時饒過他們,等到下次一起算賬。
此時,另一封密折放在桌上。
他放下晉商商會的折子,拿起密折:
明帝有異動,正在成立皇家科學院。主要目的是解決遼東流民之難題,近日,流民中謠言四起,說京城煙草工坊收入頗豐,為此,大量流民妄圖前往京城。於大金而言,正是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