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逸和皇帝密謀了許久,就是等著這些人親自來找自己。
否則的話就算是周逸去找上門,那些人能夠談下來多少條件,周逸心裏邊都沒有底。
東西是好東西,按理說能上。
可是要是有心壓價的話,就不好說了。
現在嘛是他們來找自己,那情況當然也就不一樣。
誰先開口,誰就是弱勢的一方,不需要想就能夠明白。
既然是對方找上門來,那周逸當然是要試著開口。
漫天要價落地還錢的事情,他自然是懂的。
不過嘛,有些事情自然是要慢慢的談。
尤其像是煙草差額配送的事情,怎麼可能一次兩次就能談得清楚。
不過話也不能說得太死,至少他要吊著那人。
若是讓他們以為,自己沒有誠意的話,斷然放棄雙方的合作。
那麼周逸和皇帝的計劃,就全部告吹了,那可並不是他們想要看到的結果。
在進行了一番思考之後,周逸便開口說道。
“煙草差額的事情,自然不是我一個人能夠完成。
但是你也知道,如今煙草的收入是朝廷的大頭。
即便是煙草司將差額銷售的事情給了我,可是上下都在盯著這一攤。一個弄不好,恐怕會招致上下的一直聲討。
到那個時候,要是陛下剝奪了我差額煙草銷售的權利,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這個事情肯定要擴大開拓,但是在挑選人手的問題上,恐怕要提高足夠的重視!”
對此那大鹽商代表,馮德勇,也表示讚成。
“所以說讓出一份利益,或者說找一個合作者,能夠快速的將事情擴大。
那前提是要保證在安全的情況下,如果說盲目的擴張隻會帶來風險。
或者說帶來的風險太大,不能夠抵消產生的收入。”
換成自己,馮德勇也不會讚成。
“此事確實應該慎重考慮,首先要確保選中的人有足夠的實力。
如果他們僅僅是依靠嘴皮上的功夫,或者是拿一張虎皮說自己有多麼大的勢力,便去承包了當地的情況。
後期可能因為自己無法操作,再讓事情分包出去,層層轉包之下肯定會有人為了利益,將那事情做的離譜。
再有一個選的人,必須要有足夠的商業頭腦。
守著一個金山,若是他沒有半點經商頭腦的話,說不定會將東西弄成賠本的買賣。
雖然賠本的買賣對於別人、對你我,沒有關係,可能會影響到朝廷的稅收。
如此一來,想必是操辦的人也不會高興,這也背離了朝廷將來的東西擴大化的初衷。”
還別說這大商人和那些小商人談事情果然不一樣。
小商人們談事情,凡事隻注重利益,不管是眼前的還是長遠的,有可能最後在談判的問題上隻是涉及到利益分配的問題。
而這些大商人則要不一樣,他們除了會考慮利益之外,也會從其他的方麵進行勸說。
他所站的角度並沒有從一開始就說雙方在利益上應該做怎樣的分配。
隻是站在周逸的角度來考慮應該找一個怎樣的合作夥伴,雖然他的言語當中那符合條件的合作夥伴不少,包括他自己也在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