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第二天韓楊要去縣城,沈臨仙也想去縣城看看。
她想多了解一下這個世界。
吃過飯,沈臨仙就磨著蘇氏去縣城逛街,還說要買些布做衣服,縣城漂亮的布要比鎮上多許多。
女孩子嘛,都是愛美的,這一點蘇氏很理解。
再者,沈家的家境還算是挺不錯的,幾件衣服是能給孩子買得起的,蘇氏和沈夫子商量了一程,就答應了。
臨河村有去縣城的牛車。
第二天一大早,沈臨仙起來做好早做,就和蘇氏準備了一些幹糧又帶了錢。
光是錢串子,沈臨仙就背了半簍子。
古代的時候買賣用的多數都是銅錢,大宗的買賣需要銅錢的數量十分的龐大,背著一布袋錢去趕集,背著整筐錢去買東西的情況多的是。
甚至於有些人家買的東西多了,都要趕著牛車,拉著半車錢去買的。
沈臨仙和蘇氏在村頭等了片刻,牛車就來了。
母女倆付過車錢坐到車上,一會兒的功夫,又來了幾個村子裏的婦人,這些人和蘇氏都很熟悉,上了車就和蘇氏打招呼。
沈臨仙也以嬸子大娘呼之。
再等一會兒,車上坐滿了人,趕車的便趕著車離開村子。
才走了一小段路,就見後頭又有一輛牛車追了上來。
沈臨仙朝後看了一眼,這輛牛車是韓楊家的。
韓楊趕著牛車,車上坐著韓大柱和柳氏。
“哎呀,這不是大柱叔和嬸子麼,你倆也趕集啊。”車上的人七嘴八舌的詢問。
柳氏笑嗬嗬的應著:“是啊,趕集呢,我們家楊哥兒孝順,非得帶我和他爺爺去縣城走走,還說要給我們買衣服,帶我們吃好吃的,我這輩子啊,都沒怎麼去過縣城,就想趁著能走得動的時候去逛逛。”
“是啊,楊哥兒孝順著呢。”幾個人打著哈哈。
沈臨仙耳聽一個年輕些的嬸子撇嘴道:“呸,什麼孝順,韓大柱兩口子這是心都偏到咯吱窩了,把個二油子捧的高高的,把真正孝順的攆出門去,以後有他們後悔的。”
又有一個婦人道:“是啊,長江兩口子又老實又孝順,不像長河兩口子處處要強拔尖,還有鬆哥兒,那可是個讀書的好苗子,以後說不得考個秀才啥的改換門庭呢,真要是鬆哥兒考中了秀才,韓大柱兩口子得把腸子都悔青了。”
沈臨仙聽到這樣的話低頭輕笑,看起來,韓楊在村子裏的名聲可不怎麼好呢。
也是,韓楊打才會走路的時候開始,就被韓杏有意引導著學壞,就是再好的底子,那也得學的壞到流油了。
說起來,這個韓杏是真狠啊,她是打算不毀了韓楊誓不罷休呢。
“可別這麼說。”蘇氏有些聽不下去了,這兩天韓楊每天都去找沈夫子說話,沈夫子晚上和蘇氏也說了韓楊的事情,隻說這孩子是真好,心地好不說,也聰明的很,於詩書一道十分在行,比他的學問也隻高不低,還說這孩子低調不張揚,不像那個韓鬆,還沒怎麼著呢先就嚷嚷的滿世界都知道他會讀書,其實真要比起來,韓鬆的資質並不算頂好的,隻是勝在一個用功,而韓楊的資質比他好多了。
蘇氏聽多了這樣的話,私心底下,對韓楊還是很有好感的。
現如今聽別人編排他,就有點不樂意了:“楊哥兒也還不錯,心地挺好的,對韓大叔兩口子也孝順的很。”
“什麼孝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