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著想到麼就寫麼的原則。第一章,我來寫我小學門口的那幾家店。
搞不方向,也不方便大家理解,就以我的小學為坐標中心好了。
站在我小學學校的門口。對麵就是一個“非常大”的菜市場。左手邊是一家不大但種多的水族館。右手邊就是最熱鬧的兩家寵物店和兩家水族館。
小時候,誰手裏都沒錢。偶爾有個三五兩毛的,都架不住冰棒和辣條的誘惑。一麵在老板麵前許下過幾天就來買兔子,老鼠的種種誓言;一麵又心心念念著小賣部新來的零食。是矛盾。可是最後,我們都選擇了零食。現在想來,幸好,當時選擇了零食。
那時候,物價還不是很高。一隻肥肥的小白鼠隻要十塊;圓滾滾的兔子隻要二十五;蓋著灰紗的籠子裏撲騰著兩塊一隻的麻雀。還有五塊錢的五顏色的小鸚鵡以及一塊、五毛就能買走的小烏龜金魚等。
那裏的街道,都種的榕樹。我記得,學校旁的榕樹好像很高很高,有長長的掛在枝幹上。直到我小學畢業了,一米五的個子,努力的跳起來還隻差一點點能摸得到。
邊有不少掉落的榕樹葉,那時候我們沒錢買兔子,就撿幾片榕樹葉從籠子孔送進去喂店家在邊賣的兔子。我記得,兔子的毛很白也很軟,吃葉子的度嚇的驚人。有一次我沒注意拿著葉柄的手兔子連著葉柄一齊咬進了嘴裏,沒麼事,就是有些痛。我記得當時一個塗著口紅燙了卷發的老女人,二話沒說直把我們一群女孩子給趕了出來。然後我們就一度稱為紅嘴吧壞女人,並好長時間我都沒有去店裏喂兔子。
那一條不過幾十米的街道一側,一有五家店。前兩家是寵物店,後兩家是水族館。(還有家文店)四家店各有各的色。既相似又全不同。
第一家,店主好像是一個有些胖胖的女人,有時候又好像是一個禿頂的大叔。他家店我沒進去過,從外麵看就隻有門口著一張黑色的大桌子帶櫃子的那種。兩邊一側是兩個巨大的籠子,一側好像是四層還是三層的小籠子。
小籠子裏隻有最下麵著的是兔子和倉鼠一的,有時候有些貓,,上一層是些漂亮的小鸚鵡和其他各種顏色的鳥,上麵就是一層蓋著髒兮兮灰紗籠的麻雀。好像還有一層,但我不記得是麼了。其中令我印象最刻的隻有那兩個大籠子。
好像是專門定製的籠子,很大,在我的記憶裏,裏麵關過長了黃色長毛毛的狗(金毛),皮毛亮的狼(哈士奇),還有白白的像極熊,總是吐舌頭豎耳朵的大白狗(薩摩耶),多的是一群黑的黃的白的蜷成一團的小狗。
但他們都不會呆太久,短則幾天長則一月,都會消失並換成新的一批。年級的時候老板告訴我們狗狗是買走了。後來我們曾見到開著摩托的叔叔裝了一籠子的小狗來到店裏,又見到開著麵包車的幾個叔叔手拿閃的U型工緊緊的夾著大狗的脖子給拖上車。隨著年齡的長大又加上那時時不時有賣狗肉的新聞的出現,我們對這些現象都有了自己的理解或者是想象。
第二家種就比較多了,貓貓,兔子,鸚鵡,小鳥,倉鼠……他家還賣,情人節有玫瑰,明節有菊。還有其他的列如:吊蘭,豬籠草,富貴竹等等。種這麼多的原因我覺得很可能因為店主是個年輕的小姐姐。次我們去喂兔子,小姐姐都會提醒我們小心手,有時候還會拿飼料給我們讓我們喂。
第三家就是賣魚的,一些漂亮的魚就裝在透明的玻璃鋼裏,裏麵還有水草假山這些裝飾,普通的金魚就隨便用市場上賣魚裝的那種膠盒子分擺在地上,了一些冒泡泡的子。運氣好還能在邊撿到他們家不要的但還有氣的金魚。但我沒有去撿過,因為我道,徒手抓著金魚,很難它在我到家以後還能活著。
與之相反的,我最喜歡的是第四家店,店裏常年是一個慈祥的老爺爺,我去他家買過兩次金魚,一次是買了兩條一塊五的,一次是買了一條五毛的。一塊五的沒活過兩天,五毛的堅了三四天,最後都進了垃圾桶。(因為家裏的母雞不吃它們)。
在這裏,我向這三條魚道個歉,但是年少不經事,零錢不夠,次買了魚過後就沒錢買飼料了,第一次家偷偷照著我媽喂雞的方法把一粒粒米飯給行喂到魚嘴裏。結果最後都吐了出來。(估計魚當時心裏在罵娘)第二次長大了些聰明了,我把魚在了我媽養富貴竹的透明瓶子裏,想著它吃微生物。沒有氧氣,我就拿了吸伸進水裏往裏麵吹“氧氣”。金魚氣帶著在水裏轉圈圈,然後幾天後在一個沒有鳥(當時外麵的鳥沒我不記得了)的早晨,它也離我而去了。
從那以後,我也沒買過金魚來養,後來也有這個,但是我決定,在沒有一定的肯定下,不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