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憑借大帝在前對風雨世界進攻是遠遠不夠的,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能夠將風雨世界諸大帝的抵抗摧毀掉,鱗甲人族的大帝數量和質量都會有一個急速下降,而你能夠肯定風雨世界大帝就算是失去了抵擋之力,那些風雨世界的修煉者一定會樹倒猢猻散,一敗如山倒?
大帝,能解決的隻是大帝層麵上的戰鬥,大帝的力量雖然好使,但並不是在任何地方都有效的。
一旦大帝的強壓態勢將風雨世修煉者激怒,給你來一個破罐子破摔,與身邊的資源共存亡,本來鱗甲人族就是為了資源來的,沒了資源殺人多有什麼用處?
因此,大帝的出現隻會讓這些修煉者的心中感到絕望,在失去希望之後作出魚死網破之舉,隻有大帝境之下的修煉者才可以讓它們來順利的實施資源掠奪之舉。
這就造成了巨大的資源耗費,大帝需要巨多巨質的資源保證自己的境界隻提不落,而大帝境之下的修煉者也同樣需要,他們的資源質量無法和大帝境相比,可數量可觀。
為了完成對風雨世界的蠶食,八百萬鱗甲人族在界域線外待命,隻須等大帝的戰鬥一結束,就要殺進風雨世界。
無法和大帝們那驚人的破壞力相提並論,可它們的出現至少不會讓風雨世界的修煉者陷入絕望而來一個我得不到,你也別想沾邊。
這些鱗甲人族的數量就決定了所需資源的龐大,戰鬥所需要的資源厚度自然要比平時修煉更大,這個龐大的數字令風雨世界與鱗甲人族相持的界域之外資源更是捉襟見肘。
它們需要大帝的戰鬥盡快結束,否則界域之外首先就撐不住了!
但風雨大帝們靠著斷天大陣卻堅持了下來,他們固然在苦苦的熬煎,而入侵的鱗甲人族大帝們也不好受,它們期待陣皇能盡早破陣。
可要是這樣容易解決的話,陣皇哪裏會讓戰鬥持續到現在?無雙大帝雖然處於全力防禦,但防禦總要比攻打所消耗的要容易,因此雙方還處在僵持階段。
相比而言,修羅族廣侖大域的入侵要陰險得多。
雖然鱗甲人族也早就想到了從內部向外突破,陣皇之二子高明輝在風雨世界未加察覺之下就搞定了夆帝,讓風雨世界內部出現了一個巨大隱患,一旦啟動,將給以本來已呈弱不禁風之態的風雨世界一下猛擊!
但是鱗甲人族這一著隻是策應,實力並不太強,而夆帝雖然是大帝,卻是風雨人族,而且是頗有野心的風雨人族,這種人不可以指望他忠心不二,倒是朝令夕改有很大的可能。
因此鱗甲人族也明白,對於夆帝必須小心使用,如果用的好,是對風雨世界來說是相當恐怖的一擊,如果用的不好,那就反而會危及自己了。
高明輝帶領的鱗甲人族精銳才是它們能依賴的主要力量,但是它們並不知道的是,高明輝這支精銳力量已經被楊寒發現。
這支鱗甲人族力量最可怕的地方在於什麼?在於沒被發現!如果已經被發現的話,那就會導致胎死腹中,這些精銳對完美天君以下的境界雖然有戰無不勝的威力,可是對上大帝的話,那也就是一招被解決的事。
而廣侖大域想發動對風雨世界攻擊的時間比鱗甲人族要慢了一步,這反而給了修羅族吞噬風雨世界的良機。
比起鱗甲人族中種族林立,內部矛盾突出來看,修羅族的優勢是隻有一個種族,但弱點也是一個種族。
若修羅族中也有多個種族在的話,那反而會促成修羅族內部的凝聚,即使這種凝聚是被迫的,但因為是單種族,力量均衡下的各勢力此次隻是看到誰也壓不住誰,資源問題已經威脅到了他們的修煉,生存,這才勉強達成的聯合。
但這樣的聯盟顯然是危機四伏的,如果風雨世界容易被攻破的話那還好,就算是有相互之間的爭鬥也要在奪取風雨世界之後出現。
但就憑著風雨世界能夠抵抗住鱗甲人族二十一名大帝的攻擊,如果換了修羅族在久戰不利之下肯定會出現分歧,甚至出現互相偷襲也不足為怪。
嗯,修羅族數量如果減少,不管是用什麼辦法達到,廣侖大域的資源問題同樣會得到緩解。
正因為發現風雨世界與鱗甲人族的力量交織不下,修羅族才將本族大帝一個個送入了風雨世界。
界域,並非一地。麵對鱗甲人族的為西界域,那裏的確是戒備森嚴,而其它界域還開放著,修羅族的進入並不難。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風雨世界曾經是強盛的風雨皇朝,那時候十幾個小世界的數萬個種族都來朝拜光明大帝,那時候的風雨世界可以說是顯赫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