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師已經死了,就死在你們五皇妃手上,也算她幫自己報仇了,怎麼?難道你還想殺了朕不成?”
副將搖搖頭,“現在當然不會。”
以後一定會。
趙時謙好脾氣的忍耐著,等到副將帶周樂平出了宮,從他眼前消失了他才克製不住發起火來,東西摔了不少,進去的太監宮女沒一個不挨砸的。
周樂安進去勸,趙時謙一盞硯台砸過來差點兒給她腦袋敲個洞出來。
“皇上......”她嚇得魂兒飛出去幾條,驚魂未定的拍拍胸口,再壯著膽子過去,“皇上消消火,她走了不是好事嗎,佘山丟了以後還能再打回來,為這件事氣壞了身子就不值當了。”
“好事?”趙時謙推她一把,“婦人之見!朕要用她祭劍的事天下皆知,現在到手的鴨子被人搶走了,朕還得恭恭敬敬雙手奉上來求平安,國師也死了,燕予那個飯桶又被擒,朕的臉都丟光了,現在天下人還不知道要怎麼恥笑朕呢!”
周樂安被推得一個踉蹌,扶著桌子勉強站穩,“皇上,事已至此,您煩心也解決不了,與其如此,不妨先召集大臣商議對策,眼下最重要的是先安撫民心。”
趁著機會又趕緊落井下石,“當初燕予是兵部尚書一力舉薦的,好一頓誇,把人都誇出花來了,可燕予為將以來,一場勝仗沒打過,當然這也不是皇上的錯,皇上是被蒙蔽了,百姓真的要怪罪就怪當初蒙蔽聖聽的人。”
趙時謙逐漸平靜下來,腳在地上踢了踢踢出一片空地坐下,“蒙蔽聖聽?”
周樂安一同坐下,抱住趙時謙的胳膊靠在他肩上,“皇上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趙國,為了趙國的百姓,可總有人為了一己私心做些大逆不道的事來謀求私利,皇上想想,當初力排眾議舉薦燕予的兵部尚書......這件事其實不難辦。”
周樂安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這時候需要一個替罪羊,而最好的替罪羊就是兵部尚書,雖說這時候殺了兵部尚書時機不大合適,但要想抱住臉麵就隻能這麼做。
趙時謙理清了思路,拍著周樂安的肩笑起來,“你可真是朕的好愛妃,關鍵時刻,果然還是隻有愛妃最靠譜。”
“臣妾隻想為皇上分憂,皇上覺得臣妾的辦法可行,那臣妾就沒白費心思。”
不是隻有周樂平能幫助他,她也是周家人,身上留著周家的血,雖然不如周樂平能打,但動腦子的事她也不差什麼。
周樂安的計策使得龍心大悅,於是當天就定了兵部尚書的罪,羅列羅列足足寫了整整十頁紙,趙時謙聖旨一下,判兵部尚書擇日問斬。
都說伴君如伴虎,這句話常有人用來自省,但真的等到死罪落在自己身上了反而沒有自己常說的那時看得清。
戚貴妃跪在殿外求趙時謙赦免兵部尚書,趙時謙嫌她聒噪,讓人把她拉下去,周樂安喜在心裏,這一仗,還是她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