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妤夫人又道,“你這麼不爭不搶的,是不是因為不那麼喜歡我兒所以才不在乎?”
周樂平道,“要是不喜歡,也不會嫁給他。”
話是這樣說,但她的表情還是讓妤夫人很不放心,“可我看你每次提到他總是一副不瘟不火的表情,沒有特別驚喜,好像也不是很激動。”
“我們出門時才見過啊。”
“我說的不是這個。”
“那是什麼?”
妤夫人放棄了,忽然心疼起兒子來,這種女人,在這種事上跟她說話果然不能太深奧,她是真的聽不懂。
周樂平在妤夫人這裏,兩人相處還算愉快,那廂祝觀良跟聖人之間就沒這麼輕鬆了。
聖人疼兒子天下皆知,但最近父子倆之間卻矛盾頻生。
原因是邕朝那個快斷氣的老皇帝命使臣送了一封折子過來,上麵說請祁國歸還雲聿,並且還為雲聿此番作為道了歉,說願意用兩條商路交換。
邕朝皇帝這一家子都是經商的好材料,老皇帝在位期間,不說把國家治理的有多好,圈錢的本事那是真的無人能比,單看雲聿在懷城的作為就不難猜,兩條商路固然值錢,但對邕朝來說其實不算什麼。
祁國暫未有跟邕朝為敵的打算,所以聖人就想應了這個條件,錢嘛,送上門來的不能不要。
祝觀良卻主張不能放虎歸山,雲聿這個人野心勃勃,還知道他們機關術的關鍵所在,放他回去,若是他聯合趙時謙反了他的計劃就得不償失了。
聖人本就覺得祝觀良幫趙鄧登上皇位,兩國結為盟好的事情不靠譜,眼下有了機會就更不同意了。
朝中也分為兩邊,一邊支持祝觀良,大都是年輕官員,當中也不乏被祝觀良說動的幾位上了年紀的重臣。
另一邊讚同聖人說的,兩條商路的價值啊,一年下來就是一筆不菲的收入,何樂不為呢?
為此這父子倆爭得不可開交,一直到晌午用膳的時候聖人肚子裏還憋著氣。
可祝觀良就跟沒事兒人一樣,該吃吃該喝喝,時不時給周樂平夾幾筷子菜,就跟沒這事兒一樣。
吃完飯回去的路上,周樂平道,“你爹可夠疼你的,跟你吵成這樣都說答你,換成我老子,早就一鞋底抽上來了。”
祝觀良與她十指交握,揉揉她發頂,“以前經常挨你爹的打?”
“嗐!那都是家常便飯,有一回我文章沒寫出來被先生打手心,回來我爹知道了,抄起門栓就要揍我,我就玩兒命跑,一直跑到我齊大爺家,都到門口了,我爹提著領子又給我薅回來,然後我不止挨了打,還跪了一晚上磚頭。”
“沒聽說你還有個大爺?”
周樂平感慨的回憶,“就是齊思齊邈的爹,我爹手下的一個將軍,同樣都是爹,齊大爺可就和顏悅色多了,齊思齊邈他倆加起來都沒有我一個人挨的打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