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一意孤行(2 / 2)

他就像曾經的周樂平,一腔熱血,心裏裝的都是趙國,並願意為之付出一切。

事實上現在仍舊願意站在趙時謙身邊的大都是曾經忠於先帝的那些人,或者他們的後代,先帝是一代明君,恩澤遍及後世,本是好事,但現在都被趙時謙禍禍的差不多了。

京城周邊的炸藥是白鐳親自帶人埋的,這些炸藥一旦點燃,不但來不及撤退的他的士兵會死,城中那些來不及疏散的百姓也會死,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之策,他也跟趙時謙商量過換一種方法,但趙時謙並不聽,白鐳也知道他根本不在乎這些士兵跟百姓的死活。

將士上陣殺敵能夠一直堅守不退為的就是身後的國家跟君主,一個賢明的君主值得他們去送命,但是現在的趙時謙不值得。

趙鄧曾經給白鐳寫過信,勸他棄暗投明,但並沒有得到回應。

這件事趙時謙也知道,他請白鐳喝酒,像個朋友一樣跟他聊天,然後說起他家人,“你女兒很可愛,朕前幾天派人把她接進宮了,白將軍,此戰若勝,朕就封她做郡主,你是朕的左膀右臂現在最信任的人,你為朕盡忠,朕自然不會虧待了你的家人。”

話是好話,但意思不是什麼好意思,他用白鐳的女兒威脅,即便白鐳心中有所動搖,也會為了女兒將錯就錯下去。

祝觀良這邊聽探子來報,說京城守將是白鐳,還說趙時謙挾持了白鐳的家人,這就是原本有所動搖的白鐳為何突然之間死心塌地的原因。

趙鄧那邊不好紮下手,他在京城中的勢力幾乎已經被鏟除殆盡,所以現在能活動開的隻有祝觀良。

而現在,白鐳並不是不可策反,隻要從趙時謙手上救出他的家人,就還有希望。

祝觀良一麵吩咐人著手去救人,一麵遊說眾臣,先假意割讓二十城,等到趙時謙放鬆警惕再攻其不備。

支持他的人並不多,具體點兒說應該隻有數十人,其中就有鍾蔚然跟薛垚。

薛垚是個很理智的人,他覺得趙時謙氣數已盡,現在無非就是因為手上有人質所以才敢如此要挾,割讓二十城,先把人救回來,然後出兵,反正他即便安插人進織造院,織造院內的技術沒個四五年他也別想入門,他們有足夠的實力再把城搶回來。

再說,以趙時謙現有的兵力,二十城別說他吃不下,就是吃下了手中也分派不出那麼多人去駐守。

但眾臣還是不同意,一旦同意了就是認輸了,先把東西送出去,然後再費勁心思大動兵戈的搶回來,一來一回他們還是虧的。

祝觀良腦仁直疼,這件事甚至被人捅到了聖人麵前,已經不問政務的聖人聽說後也是堅決不認同祝觀良割讓城池的決定,他縱然是皇帝,可這麼大的事也並不能一個人決定,大臣,百姓,一意孤行後患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