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大朝會(中)(1 / 2)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一陣山呼響徹大殿,不管心中作何想,在場眾臣都齊齊叩首行禮,口中呼道。

“免禮平身!”皇帝略顯沙啞卻又平靜的聲音,清晰地傳到殿中每個人的耳中,不少人心中暗想,天子已經變聲呐。

“謝陛下!”窸窣的衣袍聲,伴著謝恩聲次第響起,文武百官紛紛起身。

待眾臣起立站好,主掌外賓、朝會儀節之事的鴻臚寺卿率先出班,對皇帝奏報入京謝恩、離京請辭的官員,這都是前一天在鴻臚寺報備好的。若皇帝要召見,那麼便先行入殿覲見;若皇帝不見,則在庭下或午門之外遙行五拜三叩之禮,之後便可離開。

但所有人都知道,這隻是無足輕重的前戲,殿中眾人或是心神不屬,或是摩拳擦掌的,等待著大戲開場。

......

“眾臣有本可奏!”待鴻臚寺卿回班,侍立皇帝一旁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安,上前一步,向群臣正聲說道。

朝會一般情況下是形式大於實質的,日常的政務不會在朝會上提出,但今日最重要的,就是關於熊廷弼功罪的議定,和官職的去留;但幾乎所有的人都以為,熊廷弼這次在劫難逃了;之後就是和其同屬一黨的首輔方從哲!

“臣有本奏!”

王安話音剛落,大殿左側後排,有一青袍官員應聲出班行禮。

似乎是因為情緒激動,他的麵色有點發紅,大聲道:“臣禦史馮三元,參遼東經略熊廷弼,空耗錢糧無數,卻未立寸功,貽誤戰機;近日又隱藏敵情,致使地失人亡,還有通敵之嫌,陛下聖明,請處熊廷弼革職侯查!”

“臣等附議!”

沒有片刻間歇,頃刻又站出幾個青袍官員,拱手而出,紛紛大聲道,還嫉恨盯了那馮三元一眼,似乎在怪自己反應太慢,沒有吹響第一聲號角。

看位置,不是六科就是督察院中官員。

趙南星站在前列,看了一眼誌得意滿的張問達,微微點頭;又轉頭見金台上的天子毫無反應,似乎沒有聽到,隻是看著出列官員,麵色倒是平靜,他心中暗哼,怕是已經被嚇懵了罷,這還沒有完呐。

隻片刻,站在隊列中的姚宗文又出班道:“臣,給事中姚宗文,有本奏。”

“臣前月奉命,前往遼東例行巡查,遼東各地兵馬番號各異,疏於管理,還有蒲河城失陷;另有熊廷弼通敵傳聞,沈遼二地,人盡皆知!臣同參熊廷弼,請陛下明察!”

嘩!

如同狂風刮過,殿中響其一陣窸窣的私語聲和驚歎聲,惹得當值禦史連連申飭,但看禦史臉色,同樣是吃驚不已;眾人誰不知道,這姚宗文,不僅是首輔派去遼東巡查的,而且還和遼東熊經略有舊!

入殿後一直老神在在的方從哲,此時也猛然回頭看去,這個姚宗文,吃裏扒外的東西!眼神驚怒。

似乎消化片刻,班中又出列數人,高聲道:“臣等附議!”

那熊蠻子性格火爆,本就與多人不睦,一聽說剛去遼東巡查的給事中也一同彈劾熊廷弼,便不再猶豫站了出來,高聲應和。

似乎證據確鑿?本來持不同意見的大臣,此刻也遊移不定了,熊廷弼真的有罪了?

一時間,議論聲,附議聲在大殿中紛亂地響起,趙南星看著首輔一黨人的愈來愈黑的臉色,嘴角輕輕揚了起來,人心所向啊。

“臣有異議!”

不待當值禦史淨聲,前排一位官員忽地出班,大聲道。

殿中諸人紛紛側目,原來是兵部尚書黃克瓚,眾臣恍然,這種一麵倒的情況下,唯一能站出來說邊事的,也就唯有是首輔、兵部尚書二人了。

“熊廷弼任職遼東十幾年,薩爾滸大戰後,幸得他不畏艱難,才能稍稍收拾局麵;建奴勢大,此時怎麼能隨意處置重臣,自毀藩籬!臣兵部尚書黃克瓚,請陛下慎重。”年逾古稀的黃克瓚須發皆白,略顯顫顫巍巍地出班大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