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撲朔迷離(1 / 2)

晌午,朝陽下的紫禁城,漸漸開始活泛起來,又是個晴天,紅牆鎏金,在光照下熠熠生輝。

這一日,一整個冬季都隱沒在北方地平線下“蒼龍七宿”,將角宿初露,之後便會陽氣生發,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春耕由此開始,曆代以來人們亦將今日作為一個祈求風調雨順、驅邪攘災的好日子。

但久未曾入宮的宣大總兵,卻無心欣賞這宮城景致,也沒去想這星宿節氣之事,一路上隻是沉思準備,陛見時要如何好好應對。

及至進了南書房,連房內的擺設都沒有去看,便直接推金山倒玉柱的跪倒,口中山呼萬歲,心潮起伏。

“參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洪亮的聲音竟在闊達的南書房中回蕩起來。

“免禮平身。”禦案後的朱由校溫聲道。

“謝陛下!”

朱由校看著眼前的昂藏大漢,四旬出頭,麵有風霜之色,骨節粗大,身形壯實,身著大紅官袍,胸前紋飾著二品獅子的補子,此刻站起身來,怕不是有近八尺之高。

好一個大漢!朱由校暗自讚歎,待其落座後方才問道:“這幾日在府中將息的可還好?”見其又要起身,輕輕擺手,示意不必多禮。

“謝陛下隆恩,臣惶恐!”大漢隻在椅上落座半邊,腰背直挺,雙手抱拳,低頭道;他楊肇基是山東人士,世代襲武職,自幼有材力且勇武過人,不過四旬便官至正二品的五軍都督府都督僉事,任宣大總兵官,今次又得蒙天子召見,實在是皇恩浩蕩,胸口起伏未止。

朱由校點點頭,待內侍奉上茗茶,抿了一口方才出聲道:“宣府、大同可用之兵幾何?”

“陛下.......”楊肇基聞言一驚,驟然抬頭道:“鎮中兵銳皆為忠勇可戰之士......”他語氣稍有猶疑,天子猛然發問,是要征調宣大兵馬外出?還是對自己不甚放心?抑或是要如點驗京營一般,整飭宣大?

“可用之兵幾何?”朱由校麵色不變,放下手中的茶杯,目光灼灼的看著眼前的武將,朝廷武備廢弛,年年欠餉,不可能整個軍鎮都是可用之兵......眼前這位“後世”忠勇一生的武將,會不會對自己說實話呢?能否信用呢?

“宣大兩鎮,在冊軍兵十六萬有餘......”

“可用之兵幾何?”

臣子的話語徑自被打斷,南書房的氣氛猛然凝滯,冬季已過,初春時節,侍立在天子身側的魏忠賢隻覺得有些冷意。

撲通!

微微一滯,楊肇基隨即放下茶杯,鄭重跪倒在地,饒是蘇州方磚上鋪著地毯,仍能聽到膝蓋著地的聲響。

“.....臣常在大同,麾下尚有三千敢戰之兵,宣府處或還有千餘......”地上的重將又抬眼看了下天子,方才緩緩澀聲道,本以為是天子信重,卻不想凶險至此,這時,也隻有正道直行了。

書房中一時安靜下來,沒有他人,在旁伺候的禦馬監掌印,略有些不安的看了一眼沉默的天子,宣府士卒在冊八萬,大同鎮在冊八萬有餘,即便是按照那衛所十去九空來算,也得有近兩萬,何況還是餉銀發放較多的九邊?

而作為宣大總兵,竟然說麾下隻有五千不到?那剩下的兵員去哪了?若是不在,虛報瞞報的涉事文官武將,得有多大的膽子?若是在,那連總兵都指揮不動的軍兵,豈不是已然不歸朝廷所有?即便你楊肇基赴任宣大不久,這也是個天大的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