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的孩子哪聽得懂趙漁說什麼,更不會回應什麼。
但趙漁依舊非常開心,拉著小倪雲的手道:“小姨,他們誰是老大誰是老二誰是老三啊?”
換做平時,趙漁才不會主動叫小倪雲小姨呢。
今天是心情好。
“這不是寫著嗎?123!趙小漁,我我覺得你像個傻子!”
“你才是傻子!你全家都是傻子!”
“我全家難道沒有你嗎?”小倪雲都無語了。
趙漁:“......”
過了好一會兒,趙漁才出來。
病房裏。
上官曦和倪煙在聊天,“煙煙,你給孩子們取名字了嗎?”
倪煙點點頭,“莫哥哥已經取好了。”
說到名字,莫其深就心痛。
他精心準備的名字用不上了......
反而要用他覺得用不上的名字。
怎麼就不是三個寶貝女兒呢?
“叫什麼啊?”上官曦接著問道。
倪煙回答,“莫遙、莫岸、莫隱。逍遙自在遠的遙,高岸成穀的岸,韜跡隱智的隱。”
上官曦想了下,“這三個名字有什麼寓意嗎?”
聽上去好像也沒什麼特殊的寓意。
“是唐太宗的那首詩吧?”上官德輝第一個反應過來,“煙生遙岸隱,月落半崖陰?”
上官曦也立即反應過來,“原來是那首詩啊!這個名字不錯呀!不過我覺得兩個字的名字太單調了,可以在名字的前麵加一個字。”
倪煙點點頭,“我也覺得有些單調,小曦姐你說加什麼字好?”
上官曦想了下,接著道:“要不就帶個子吧。子,泛指君子、驕子,也指天之驕子、有學問、有德行的人。”
“莫子遙、莫子岸、莫子隱,不錯不錯,那就這麼定了。”語落,倪煙看向莫其深,“莫哥哥,你覺得呢?”
莫其深微微頷首,“我也覺得不錯。”
三個寶寶的大名就這樣被定下來。
上午八點多左右,京華村的村民們得知倪煙在醫院生了。
全部來醫院看倪煙。
這個買了小金鎖,那個買個小手鐲......
還有玩具,小推車什麼的。
病房都快堆不下了。
莫老太太和莫老爺子回去準備紅雞蛋和糖果去了,總不能讓大家會兒空著手回去。
村長拿出來三件小衣服遞給倪煙,“煙煙,這是我們大家給孩子們準備的百家衣,是讓村裏的王大娘親手縫製的。”
百家衣是一種古老的育兒習俗。
從眾鄰親友加討取零星碎布,縫成一件“百家衣”給孩子穿上,穿上百家衣就能得百家之福,小孩少病少災,易長成人。
百家衣雖然不貴重,但村民們的這份心意,是千金萬金也比不上的。
百家衣的寓意本就非常好。
倘若縫製百家衣的人是歲數非常高的老人的話,那寓意就更好了。
王大娘就是村裏輩分最高的老人家。
老人家今年已經99歲了。
按照輩分,倪煙得叫王大娘一聲王奶奶。
最重要的是,老人家身體特別好,耳不聾,眼不花,這三件衣服,她老人家縫了整整五個多月,才縫好。
倪煙拿著百家衣,心裏感慨萬千。
她很感激大家。
在人生最困難的時候,是京華村的包容了她們母女。
於她來說,京華村就是她的故鄉!
京華村的村民門就是她的親人。
倪煙很感激大家。
同樣,大家也非常感激倪煙。
如果沒有七年前的倪煙,就沒有現在的他們。
短短七年時間,倪煙給京華村來到的變化不是一點半點。
七年前,他們甚至連肚子都填不飽。
住的是茅草屋,走的是泥巴路。
現在,村裏家家戶戶都蓋上了小洋樓,瀝青公路修得比市裏的還寬,晚上走路還有路燈......
還有個別人家已經買起了小轎車。
是倪煙帶著他們走上了致富之路。
“謝謝劉叔叔,也謝謝大家!更要謝謝王奶奶!她老人家都那麼大年紀了,還辛苦她做這種手工活!”
村長有些不好意思的道:“這有什麼好謝的!都是自己人!而且你王奶奶可高興了,她特別高興能為三個孩子做點什麼!”
倪煙接著道:“對了劉叔叔,我上次跟你說的那件事您別忘了,如果大家現在手裏頭寬裕的話,先別著急買車子,最好先買市裏的房子,能買多少買多少!”
車子是消耗品。
房子就不一樣了!
再有十幾年,京城的房價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到時候隻要手裏頭有兩套房子,吃喝穿就不用愁了。
村長點點頭,“好的你放心,我已經跟大家說過了。”
“那就好。”
中午的時候,莫老太太和莫老爺子帶著紅雞蛋和糖果過來了。
給村長裝了滿滿兩箱子帶回去,讓他分給村民們。
倪煙都一天沒吃東西了。
莫其深非常擔心她,“煙煙你餓不餓啊?我去問問醫生,你現在能不能吃東西。”
倪煙抓住莫其深的手,“我不餓,莫哥哥你別擔心,而且我自己就是醫生,我心裏有數,對了,媽他們有沒有燉蘿卜啊?我先喝點蘿卜湯。”
蘿卜有通氣的功效。
剖腹產的產婦在沒有通氣之前,是不能吃東西的。
“我去給你拿。”莫其深打開保溫盒,喂倪煙喝蘿卜湯。
第二天早上,倪煙才喝上了新鮮的雞湯。
喝完雞湯,倪煙催促著莫其深去隔壁看看孩子。
莫其深道:“三個臭小子有什麼好看的,我想多陪陪你。”
“我不用你陪,你快去看看孩子們!跟孩子們互動互動。”
莫其深接著道:“他們現在連看人都看不清楚,怎麼互動啊!”
“讓你去你就去!”
眼看著倪煙的臉色不對勁了,莫其深這才不情不願地往隔壁走去。
他算是看出來了,這三個臭小子就是來跟他爭寵的。
以前倪煙對他可溫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