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敏感而多愁善感的雙魚座 七、雙魚座名人風雲榜(3 / 3)

和所有雙魚座男人一樣,愛因斯坦也有逃避責任和好逸惡勞的傾向。這一點,並不是因為他成為了偉大的科學家就能掩蓋。事實上,他年輕時確實有過逃避責任的行為。1895年春天,愛因斯坦已經16歲,根據德國當時的法律,男孩隻有在17歲以前離開德國才可以不必回來服兵役。出於對軍國主義的深惡痛絕,加之獨自一人呆在軍營般的路易波爾德中學已經讓他忍無可忍,愛因斯坦沒有同父母商量就私自決定離開德國,去意大利與父母團聚。但半途退學,將來拿不到文憑怎麼辦呢?一向忠厚、單純的愛因斯坦,情急之中竟然想出一個自以為不錯的點子。他請數學老師給他開了張證明,說他數學成績優異,早已達到大學水平。又從一個熟悉的醫生那裏弄來一張病曆證明,說他神經衰弱,需要回家靜養。愛因斯坦以為有這兩個證明,就可以逃出這個讓他厭惡的地方。

誰知他還沒有提出申請,訓導主任就把他叫了去,以他敗壞班風、不守校紀為理由勒令其退學。愛因斯坦臉紅了,不管什麼原因,隻要能離開這所中學,他都心甘情願,也顧不得什麼了。他隻是為自己想出一個並未實施的狡猾的點子突然感到內疚,後來每每提及此事,愛因斯坦都會內疚不已。

這件事不僅印證了他性格中有逃避責任的傾向,還印證了雙魚座男人不完全誠實、撲朔迷離、讓人琢磨不透的一麵。他們到底要什麼、想幹什麼、出發點是什麼,不僅別人搞不清楚,有時他們自己也不了解。

愛因斯坦給人的印象除了對科學癡迷並取得重大成就外,他的感情生活也引人注目。作為雙魚座男人,他很浪漫,對聲色之樂的吸引甚為敏感。對於愛因斯坦來說,偉大事業不僅有科學,還有愛情,愛情是維持他生命的糧食。沒有愛情的海洋,他就會變成幹枯的魚兒。

愛因斯坦結過兩次婚。他的第一任妻子叫米列娃?愛因斯坦?瑪麗克。她從小聰明好學,高中畢業後,到瑞士的一所女子學校深造。後來,她轉學到蘇黎世學物理學和數學,與愛因斯坦是同班同學。1900年,愛因斯坦的考試僅以中等水平通過,米列娃卻未能通過。正在她準備參加補考時,她懷孕了。米列娃毅然回到父母身邊,在那裏生下了女兒,取名麗瑟爾。但麗瑟爾生下來就不健全,後來去向不明。

1903年,愛因斯坦不顧家庭反對,與米列娃結婚。1904年,他們的兒子出生,取名漢斯?阿爾貝特。1909年,愛因斯坦在蘇黎世獲得教授職位,與其他女人的桃色新聞四處傳播,令米列娃傷心欲絕。

1911年,愛因斯坦前往布拉格,不久之後就跟他的表妹愛爾莎熱戀。1914年,得知此事的米列娃阻止愛因斯坦前往柏林到皇家普魯士科學院工作。愛因斯坦對此大為惱火,曾以書麵形式通知妻子,如果要保持婚姻,必須滿足幾個條件。幾個月後,無助的米列娃帶著兩個兒子再次返回瑞士,而愛因斯坦則留在了柏林。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米列娃和孩子們一直生活在蘇黎世,愛因斯坦則和後來成為他第二個妻子的愛爾莎生活在柏林。1916年,愛因斯坦寫信給米列娃要求離婚。這個消息對於當時身體和經濟均陷入困境的米列娃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但是,她別無選擇。1919年,米列娃同意離婚。

愛因斯坦長期生活在普林斯頓。他與第二任妻子愛爾莎的婚姻也不美滿。他是這樣評價這次婚姻的:不成功嚐試的婚姻,由於某種偶然維持了下來。愛爾莎對物理學一竅不通,他承認,他的前妻能在學術上幫他的忙。其實,愛因斯坦在感情上對愛爾莎也並不忠誠,但愛爾莎卻深愛著自己的丈夫,容忍了這個“孤獨的天才”一個接著一個的桃色緋聞。

1955年4月18日1時25分,愛因斯坦在醫院逝世。一位法國物理學家曾經這樣評價愛因斯坦:“在我們這一時代的物理學家中,愛因斯坦將位於最前列。他現在是、將來也還是人類宇宙中最有光輝的巨星之一”,“按照我的看法,他也許比牛頓更偉大,因為他對於科學的貢獻,更加深入地進入了人類思想基本要領的結構中。”

是的,愛因斯坦是偉大的,但他也是活生生的雙魚座人,具有雙魚座的性格特征。他逃避服兵役,製作假成績單,風流快活,這與他的人品沒多大關係,是其性格使然,不影響他的偉大,隻不過給我們在敬仰之餘,增添一些娛樂的談資罷了。任何一個偉人、名人都不是神,而是活生生的人,他們在卓越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暇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