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理想,你就是一隻四處亂撞的沒頭蒼蠅。
心在哪裏,路就在哪裏。有了理想,才有做人的氣魄和膽略,才有成功的決心和毅力。沒有理想,一切的人生規劃都無從談起,就算一生奔波,在成功者眼裏,你也隻不過是一隻可笑的四處亂撞的沒頭蒼蠅罷了。
周朝時,有個老人在路上哭泣,有人問其原因,他回答說:“我年輕時得到禮樂教化的成就,可是君主喜歡任用飽讀詩書的老成之人。待我讀書有成後,君主死去了,後主偏愛兵法。待到我學成兵法之時,那個後主又死去了,而新君主喜好任用有朝氣的少年人,可是我年歲已經老了。就這樣,我一生都不曾得到過重用。”
事實上,這個老人的這番話正是絕大多數剛剛邁出校園踏入社會之後的年輕人心態的現實寫照。在校園裏,人人都聽說現實如何如何殘酷,社會如何如何無情,但卻從未親身經曆過。結果,乍從水族箱中出來,進入冰冷的大海,魚兒們所想的第一件事便成了自己應該怎樣做才能以最快的速度適應社會。至於當年心中念茲在茲的理想,就都統統被丟到九霄雲外去了。再後來,在社會中混得久了,家庭、愛情、婚姻、事業等一係列的重擔壓在肩頭,也就更加無暇去尋覓當年的理想了。
但是,理想卻是我們這些剛剛跨出校園的年輕人最寶貴的財富。因為理想在我們的現狀與最終的成功之間架起了一道橋梁。這座橋雖然肉眼看不見,但卻可以把你的心跟成功若有若無地聯係在一起,你便可以順著這聯係一路走下去。
理想是你一生的奮鬥方向。如果你隻是盲目地追趕潮流,盲目地適應社會而忘了自己的理想的話,那就如同沒有航向的船一樣,最終隻會迷失在茫茫的大海中,被漩渦與礁石一點點吞沒。
當年,漢高祖劉邦在見到秦始皇出遊的車駕的時候所發出“大丈夫當如是也”的感慨,而這聲感慨最終鞭策著劉邦興義軍、滅秦朝、敗項羽,成就了大漢王朝綿延400餘年的輝煌基業。成為一個秦始皇那樣的人,這是劉邦的理想。劉邦之後所做的一切也就因此而有了明確方向,他的一舉一動都是為了理想而服務的。而他的人生也因此而不再跑偏,一路向著成功疾馳而去。
有一份來自世界著名大學——美國耶魯大學的跟蹤調查報告:
研究人員任意選定一個班的學生作為調查對象,並向全體學生提出了一個簡單的問題:“你們對未來有具體的理想和規劃嗎?”有的學生很幹脆,馬上說出自己將來打算幹什麼;有的學生很茫然,因為他們平時就很少想自己將來會幹什麼;有的學生則很猶豫,他們似乎有理想,但又說不出來是什麼。經過統計,隻有10%的學生確認自己有明確的理想,對此,研究人員未做任何評論,而是接著提出了一個要求:“既然有具體的誌向,那麼能否將它寫在紙上呢?”那些明確表示自己有目標的學生很快將他們的誌向寫了下來。然而,據研究人員的統計,其中隻有4%的學生的目標是真正具體、可操作的。
20年之後,研究人員追訪了當年接受調查的所有學生的人生發展狀況和生活水平,為此他們幾乎跑遍了全世界。不過他們仍然覺得這樣做很值得,因為追訪的結果顯示,當年白紙黑字地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寫下來的那些人,無論是在事業上還是在生活水平上都遠遠超出了那些沒有寫下理想的人。另外,還有一份附加的統計顯示,那些目標最明確的4%的人所掌握的財富,竟然超過了其他96%的人的總和!
這份調查報告為我們揭示出了這樣一個道理:在同等條件下,不管選擇何種人生之路,有誌向與沒有誌向的結果是大不一樣的。當一個人一旦立誌思考人生,並開始嚐試去實現自己的理想的時候,他對事物的看法就會有驚人的改變。隻有胸懷“鴻鵠之誌”,才能有巨大的動力、堅韌的意誌,個人的天分與稟賦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人各有誌,每個人的生活道路各不相同,性格、氣質和興趣各不相同,他們的誌向也必然不同,但不論再怎樣不同,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唯有立誌者方能成大事。
誌向、工作、成功,這是人類活動的三大環節,是事業發展的階梯。卡耐基說得好:“誌向是踏入事業的大門,勤於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這旅程的盡頭就有成功在等待著你。因此,立下遠大誌向是事業成功的前提和第一關鍵。朝著一定目標走去是‘誌’,一鼓作氣,中途不停止是‘氣’,兩者合起來就是誌氣。一切事業的成敗都取決於此。”
如果你不希望自己的人生虛度,那麼就要胸懷理想、誌存高遠。在確立一個較高的目標後,就要鍥而不舍地堅持下去,你就會擁有一份開朗的心情、一份必勝的信心、一份坦蕩的胸懷,哪怕一星隕落,黯淡罩不住整個星空的燦爛;哪怕一花凋零,荒蕪擋不了整個春天的景色。所以,一個人活在世上,不論你是不是要成就一番大事業,都需要你擁有一個明確的理想,這樣人生才有行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