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上的心情日記(一)
曆經48天,終於想家了。想家了,就回家。有的人,一輩子沒離開過家。有的人,一輩子離開家不回家。我告訴你我短暫的離開家,那是遠行的快樂,我不隻是往外跑看風景,是風景裏有不同的人和事讓我真正長大。不管我是哪門子往外跑,跑多遠家都是我的北回歸線,也是坐標的中心,有回家的聲音在呼喚我,但我的心底在家的港灣裏在回味並感謝這一次廣西邊陲我之行。
家是一個有意思的地方又不是的。我從沒想過我會放飛自己獲得自由後,就會偏離軌道走出家門。當我走進那麼陌生的城市和鄉土濃厚的境界時,是有些摸不著北的慌亂,慌亂後適應,適應後喜歡,這種心理變化在不斷的遇見陌生後改變。
我闖入了少數民族的世界時(從沒想過自己是漢族與少數民族有什麼不同),這裏是不太為人知的京族,祖籍在越南的少數民族。我進入這片領地是那麼的快樂,那麼的喜歡,除了空氣中飄著特有的味道(祭祖燒的紙味兒),剩下的是寧靜,是撲麵而來心靈被安撫的寧靜。
初到之夜,我就感覺了熱情。一個女人費力地用普通話召喚我,“你會跳舞嗎?”“什麼舞?”“廣場舞。”“我不會哦!”(我無比詫異她們對廣場舞的摯愛。)
我沒接上砣,我是外來客,她是想通過這種方式拉近彼此陌生的距離(這種聲音多麼渴望與外界接觸啊!因為政府打造村落,村子裏吸引了外來漢族人的到來,使村子多了幾分不一樣的氣息。)
當好大的音響在操坪中傳來,我從二樓客棧看到三個扭動的影子,賣力但卻又不象廣場舞的影子時,我還是嗖地跑下樓,不為加入,而為參與地跳了起來。我的內心不在舞,而在感受一種寂寞(盡管音樂大到震耳,我從仨人的眼神裏看到一種質樸的可以接近)我融合了她們,足足跳了一個小時,音樂才停下,還給寧靜於鄉野。
這就是不去實地尋找,在地圖上很難發現的京島。一個世世代代生長在這片土地上不離開家的京島京族人。
可是,幾天接觸下來,我看到京族中青年人裏有一種,想出去,怕出去的情懷(我不知她們怕什麼,也許是因為不熟悉外麵的世界,也許是因為從未離開而需要的勇氣)總之,那種複雜的心境,讓我小心謹慎的探尋著他們的內心。
家以外的世界,他們知道得很廣闊,更知道隻有讀書才能壯大膽子去打拚。所以,早餐店老板拚命賺錢,男人打漁,女人賣早餐,供孩子在鄉外最好的學校讀書,這種動力來源於他們自己沒有走出去,他們要讓子女走出這個世代打漁的村莊。
老板娘說,她們就在村裏生活,自她小時到為人母都沒有離開過(生有兩個小男孩),就好象我厭煩城市的繁雜羨慕鄉村的寧靜的心情是一樣,她不過是反了過來,想看他鄉的繁華。
寫到這裏,是想到了我第一次踏入村口的忘我,又想到了城裏的人想出來,城外的人想進去,人生的大多願望都在渴望他鄉的山與水洗盡鉛華。
在家鄉的夜晚裏,我不斷回味,我將一點點寫下2021年之初,我所遇見的廣西防城港,東興和巫頭村,還有美麗的萬尾金灘是什麼樣,在祖國的最西南邊境,在祖國的大好河山裏,這裏的人民在美麗富饒陽光充足的日子裏,愜意的生存,宜居的優越。
(路線,長沙出發火車至南寧東,南寧東至防城港。防城港至巫頭,巫頭至萬尾金灘,萬尾金灘至東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