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呼萬喚始出來
猶抱琵琶半遮麵
轉軸撥弦三兩聲
未成曲調先有情
.......”
婉轉悅耳的歌聲,夾雜著陣陣琵琶聲,如大珠小珠落玉盤般,自扶柳苑中傳出,月白色衣裙的宮裝麗人,正在飄飛的柳絮之下,輕輕撥動著手中的暖白色的鳳頸琵琶。
秋風微微吹過,掀動墨色的長發,刹那間讓人不忍移開眼!
“良人,你大病初愈,不宜在風中久坐,恐染了風寒......”
貼身婢女月蘭,難掩眼中擔憂之色,低聲絮絮勸慰著,良人喪女之後大病一場,如今秋日裏頭,寒風蕭瑟,何苦在這裏受涼呢?
虞妙歌麵色不動,彈完最後幾個音符,嫣然一笑,蒼白羸弱的臉頰上,一雙黑葡萄似的丹鳳眼,微微勾起,嘴角上揚四十五度,愈發的明眸皓齒,唇紅齒白。
江南女子特有的吳儂軟語輕聲響起:
“無妨,這時節其實並不算冷。”
秋高氣爽的季節,若不即興彈奏一曲,隻怕是辱沒了大好的青春年華!
她是學民樂出身的,會古箏,琵琶,二胡等,其中數琵琶是最彈得最好的,隻是可惜後世之人,皆是崇洋媚外,一味追捧西洋樂,導致民樂,國之精粹,竟成了低賤粗俗的靡靡之音。
一場西洋樂與民樂之間的鬥爭,間接導致了她魂穿到大安......
——一個不存在於曆史上的朝代。
心底裏頭歎息結束,妙歌心中思量著接下來是否再彈一曲,彼時太監小李子行色匆匆進來,張口欲言又止。
她這扶柳苑,本是長樂宮後殿的一個小園子,因幾株垂柳,柳枝纖細,風中晃動,宛若弱不經風的嬌弱女子而得名,而“她”……
昭仁元年,十四歲選秀入宮,如今已有四年,雖先後生育兩女,但是因兩女皆不足歲便夭折,故而成了無福之人,被遺忘在這深深宮牆之中。
扶柳苑中,有一主四仆,她這個正六品良人,以及貼身婢女月蘭,太監小李子,以及一個年歲三十左右,姓宋的管事嬤嬤......
微微皺了皺眉,妙歌抬眸含笑望著小李子,莞爾一笑,輕聲開口:
“小李子,何事如此慌慌張張的呢?”
巴掌大小的鵝蛋臉,雖難掩羸弱之姿,但卻依舊美輪美奐,皮膚白皙沒有一絲瑕疵,舉手投足之間,流露出令百花失色的風情,端是風姿綽約的好一個美人兒!
如今這副身子,原主生的清麗無雙,又是個極其愛惜容貌的。
年僅十五歲的小李子,雖是去了根的,但終究是情竇初開的年紀,此刻麵色通紅,局促的低著頭:“回良人,前頭鄭夫人跟前的孫公公前來傳話,說是良人您彈奏......彈奏靡靡之音,擾了凝香閣宋才人休息。”
“宋才人不能好好休息,就是小皇子殿下不能健康成長,罪同.....罪同謀害皇嗣!”
手中動作一僵,妙歌抬頭望向小李子,片刻之後,嘴角上揚露出一抹嘲諷不屑的冷笑。
宋才人是長樂宮主位鄭夫人的遠房表妹,三年前與她入宮,侍寢一次便有了身孕,所出的小皇子啟森,雖因年幼,未曾序齒,但卻是個粉雕玉琢,惹人憐愛的孩子……
宋才人和小皇子啟森,隻怕是鄭夫人的眼中釘,肉中刺,恨不得誅之而後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