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闖並不介意,重新注冊了一個玩家叫“陳小刀”,也拜葉孤城為師,武功從頭練起。多來幾趟S大無妨,起碼還能多見幾回思純。陳闖重新設計了程序,不隻練功、做任務和躲強盜,還要小心提防巫師,還有別的玩家的舉報。一旦有人主動搭訕,總得應付一兩句,不能驢唇不對馬嘴。為了實現這個功能,陳闖拿著思純的學生證到S大圖書館裏查閱了不少有關人機對話的論文,發現了一個叫作ALICE的聊天機器人,誕生於1995年,到了2005年,貌似已是人機對話技術裏最先進的。陳闖頗費周折地弄到ALICE機器人的開源程序,用它給自己的“陳小刀”增加了“抗搭訕”功能,竟然成功騙過了“機器人警察”。不僅如此,陳闖在S大圖書館查詢人機對話論文時,還發現了幾篇有關機器智能方麵的論文,講的是如何利用統計學算法預估結果的不確定性,並以此提高操作的準確度。陳闖又把這些算法融會貫通,讓“陳小刀”拿出一半時間,在武林世界裏四處亂跑,看NPC和玩家們比武,把他們的一招一式和出招順序都記錄在案,同時收集比武結果,並加以分析,計算出概率。比如:對手的武功級別雖然同是“駕輕就熟”,“貌若潘安”的卻多半比“凶神惡煞”的更難取勝;又比如,李尋歡的弟子雖然隻有35%的概率獲勝,但一旦獲勝就有70%的概率會置對方於死地。“陳小刀”每次找人比武前都先算概率,贏的概率大才出手;比武的時候則要根據自己的記錄預判對方要出的招式,攻還是躲事先做好準備;比武結束後再收集新數據,跟之前的預判做比較,修正預判算法的準確度。
“陳小刀”每天24小時自動執行著程序,經驗越戰越多,漸漸勝多敗少,即便落敗也損失不大,因此晉級越來越快。思純的最後一個Java大作業完成之時,“陳小刀”的武功已經深不可測,顛覆了宋鐳所說的“隻有NPC才可能深不可測”。陳闖最後一次到S大,最後一次登錄“武林風雲”,直接讓“陳小刀”找到“宋飛劍”,瞬間雪了前恥,然後丟下一行字符串:“沒上過名校,亦能深不可測!”
陳闖本想著下個學期還能來S大,因為思純曾經說過,修完了Java還要再修C++。可新學期還沒開始,陳闖接到思純的電話。思純感激不盡地說:“你真是太認真了!居然是A+!全班就隻有一個A+!”陳闖開心得不得了,忙說等你修C++的時候我再幫你。思純卻話鋒一轉:“不修了,再也不修計算機的課了!”陳闖正自糊塗著,思純又補了一句,“這回他們倒是信了,你的確是CTO!”陳闖問“他們”是誰,思純答:“跟我一起上Java的人唄,宋鐳他們。”
陳闖仿佛當頭挨了一棒。原來思純是跟宋鐳一起修的Java。宋鐳在機房裏見過陳闖,思純又得了全班唯一一個A+,宋鐳必定猜到是陳闖替思純完成的編程作業。思純這是在埋怨他作業完成得太好,反而露了馬腳。
陳闖本想找個機會向思純道個歉,可又不知如何開口,說不清錯在何處,反而顯得虛偽做作。過了沒多久,陳闖被公司炒了魷魚,也就更沒臉再去見思純。好在思純也沒再打電話給他。想打也打不了——陳闖當然不會把中餐館的電話留給她。盡管那時候人人都有手機,陳闖卻沒有。兩人就這樣斷了聯係。
可是這一晚,陳闖卻在這擠滿了中國富二代的高級海景公寓裏見到了宋鐳。其實這也並沒什麼稀奇的,因為宋鐳看上去本來也不像是窮人家的孩子。稀奇的是宋鐳也見到了陳闖,扶著公寓大門狂咳,瘦長的身體彎成了一張弓。陳闖穿著舊T恤、舊牛仔褲和更舊的運動鞋,頭發油膩地貼在腦門上,好像是一路從農貿市場裏跑了來的。這和先前在S大機房裏的印象又不同。那時陳闖至少還穿著白襯衫,雖不高檔卻很合身,而且燙得筆挺,很有幾分體麵。可今晚怎麼落魄至此了?
宋鐳過了半晌才明白過來,這是陳闖的廬山真麵目——這位杜思純口中的“已經Pre-IPO的CTO”,原來隻不過是個中餐館送餐的夥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