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1 / 2)

“采冰術:九級。

太祖長拳:五級。

大慈大悲千葉手:七級。

大擒拿手:五級。

賭術:八級。

琴藝:七級。

詩書:五級。

字畫:五級。

靈鷲宮輕功:八級。

天山折梅手:未入門。

天山六陽掌:一級。

北冥神功:三級。

小無相功:未入門。

雜學:三級。

道家學說:五級。

......”

幾天後的晚上,玉無雙看了看自己最近的進步,滿意的點了點頭,各項武功大多都有精進,其中天山六陽掌和天山折梅手雖同為高級武學,但是後者一有很多實驗品,二來又有童姥相助進展飛速,這幾天解完手下人身上的生死符之後便進入了一級,折梅手雖然還未入門,但是玉無雙也能感覺越來越熟練了,但其中收獲最大的不是這些,而是最後麵的雜學和道家學說。

逍遙派武學大多出自道家經典,比如那小無相功便是道家的說法,同時逍遙派武學還有個特點,就是繁雜,知識量多且廣,折梅手與生死符等需搭配逍遙門藥理知識和穴位知識一同運用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效果,而作為內功的北冥和小無相等則需要道家知識作為填充,若是不夠運行晦澀還是個小事,練到深處要是走火入魔了,人也就沒了。

這些知識大多由師傅傳授,隻有一些比較重要的才會記錄於書本之上,而玉無雙回來的那段路上童姥醒醒睡睡,能把這幾門武學的基礎交給玉無雙已經不錯了,除了穴道講了個大概,其他完全沒講,等到了明玉堂之後,童姥閑著也沒事兒,就看玉無雙練武,邊看邊罵,有的時候不罵人了就給他講講這些事兒,玉無雙就在旁邊聽,等到練完了休息的時候童姥會拿本書出來教授他專業知識,這,這就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啊。

我錯了,還是原版童姥比較香。

等到一百零八大盜的事情完了,宮中眾人也見過他這個新尊主之後,玉無雙就準備開溜了,自己武學不到家,雖然仗著內力能勉強觀看石壁上的內容,卻也晦澀難懂,還不如出去闖蕩,找找奇遇的同時看能不能學到其他武功,天山折梅手這門功夫你可以看作是格鬥版的獨孤九劍,童姥也說過:我這天山折梅手是永遠學不全的,將來你內功越高,見識越多,天下任何招數武功,都能自行化在這六路折梅手中。

玉無雙悟性不算高,氣的童姥跳腳了好幾次才將大擒拿手和太祖長拳的功夫融入了折梅手中,等到融入了,玉無雙才知道了這門功夫的高明,即便玉無雙才初窺門徑,但是他的折梅手手法已經和童姥的有了不同,這是基於二人對於武功的理解不同,對於其他武功招式的見識不同而導致的,玉無雙也想過讓童姥教他,但是被童姥拒絕了,童姥是這麼說的。

“年輕人就要有年輕人的樣子,不要總是想著依靠前輩,姥姥這一身功夫若是你學去了你是什麼?我的延續?還是另一個我?找不到自己的路子,練不出一身屬於自己的武功,那你永遠不可能成為一流高手。”

而當時玉無雙看著童姥的眼神就像是一條死魚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