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1 / 1)

周誠輕輕將銅像放回到紫檀木桌麵上,若有所思垂頭道:“這銅佛像,所屬年代應該是萬曆年間。”

老朱家的人便十分推崇道教,自明代朱元璋開始,便大力宣揚道教,初期的時候,朱元璋為了讓自己的身世看起來更煊赫,從而利用各種道教神話故事,以此來表明自己來曆不凡。

有這麼個老祖宗打頭,剩下的朱家人自然差不到哪兒去,後來朱棣朱高熾幾位,廣修齋醮,沉迷玄學方術,後麵明代幾位皇帝老兒,全都是大差不差的模樣。

不過這樣的風氣下,佛教的發展並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單從這一點上看,明朝的掌權者對於百姓們的信仰管理還是很鬆懈的。

隻不過上層管理者的原因,當時的佛教度牒考試十分嚴格,以至於私度數量幾乎是成倍增長。

由於佛教是漢代年間傳至國內,南北朝年間開始進入興盛發展階段,隋唐時期邁入鼎盛,唐朝年間更是有玄奘西去的說法,這件事還被後人撰寫成神話誌怪小說。

所以流傳凡間的佛像,大多以隋唐時期為主,金銅玉木材質皆有,而漢代佛像則以石像為主。

而眼前這尊銅佛像,卻是明代風格,而且是銅鑄。

要知道在古代的時候,銅可是正兒八經的貴金屬,一般人可弄不到手。

結合鑒寶真眼給出的結論,周誠捋順了言語,隨即道:“不過,這東西,的確是真品無疑,至於來曆,不知道老爺子有沒有聽說過一個名字?”

孫老爺子微微挑眉,示意周誠繼續說下去。

“袁宏道。”

周誠張嘴吐出三個字來:“這銅佛便是袁宏道的物件,而且據我所知,應該是禪門居士龐蘊贈給他的,袁宏道此人自萬曆十五年開始習禪,萬曆十九年有所成。”

“根據我了解到的那些袁宏道的資料來看,他一生十分推崇龐蘊,常口呼白首龐公是吾師,並作詩多篇,龐蘊後得知此事後,贈以銅佛以表心意。”

頓了頓,周誠這才微微一笑,繼而說道:“我所知道的,隻有這些信息了,如果有什麼偏差的地方,還希望老爺子見諒。”

“無妨無妨。”

孫老爺子樂嗬嗬的笑著,看也不看銅像一眼:“果然是師承馮都未,你這見解,可謂是九不離十了,不錯不錯。”

麵對孫老爺子的稱讚,周誠也隻是淡笑應聲,並沒有過於放在心上。

這銅像說不上稀罕,但也不是哪兒哪兒都能遇到的,換成一般的鑒定師來看,或許還真有可能打了眼,但對孫老爺子而言,能被他如此珍而重之放在書房的物件,自然是知道這東西的真正含義的。

既然這樣,孫老爺子專門找出這麼個東西讓他鑒定的意思就很值得玩味。

最關鍵的是,因為這件事,孫老爺子還把孫文碩趕出鄯西省。

起初,周誠還以為東西來曆不凡,但現在看來,事情似乎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

皺眉思索許久,周誠咧嘴一笑,這才起身:“孫老爺子還有其他事情要問嗎?如果沒有其他事情的話,那我就先走了。”

孫老爺子擺了擺手,臉上滿都是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