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百零七章 孫桂芝(1 / 3)

李襄對於秦牧的一切都好奇。

這個縣衙門,讓李襄開了眼界。作為北洋軍的團長,他自然不能住帳篷。他和一些高級軍官得到了優待,住在縣衙的客房裏麵。

整個縣衙的衛浴全都來自後世,進了客房之後,就好像來到了後世的酒店。

李襄幾乎成了鄉下傻小子,他什麼東西都不會使。

最後還是在常升的示範下,他才學會了使用衛生設施。

這個淋浴,這個馬桶,這潔白的衛生間,太特娘的好了!

李襄幾乎不想走了。

洗完一個熱水澡,舒服的躺在軟乎乎的大床上,真是神仙一樣的享受呀。

幸虧現在是民國了,不是大宋朝,所以李襄雖然羨慕這一切,但是並不覺得怪異——上海洋人就是這樣生活的。當然,這都是他猜的,他也沒去過上海。

享受歸享受,正事他不會耽誤。

那些女人,他連問都不問。這是麻煩,不能沾邊。但是他對各種機械很好奇。

秦牧每樣都給他演示了一遍。

李襄頓時大開眼界。挖掘機啊,真是太強了。這麼一個大爪子,一下就挖出那麼大一個坑。

還有推土機。這東西,機槍都打不透啊。如果北洋軍要有這麼一個家夥,都不用打,直接開著推土機就把敵人都壓死了。

還別說,他這個想法一點沒錯。未來的坦克,最初也不過就是如此。不怕子彈,向前推。

秦牧打消了他的不成熟念頭。

“李團長,這個推土機不能當武器用,它不適合目前情況下的機動。”

李襄似懂非懂的點著頭。秦牧的很多話,都太過超前,不過漢語就是有這個好處。雖然有的詞語李襄第一次聽說,但是大概意思他能懂。

秦縣長的意思就是,推土機隻能他用,北洋軍用不了。

李襄盤桓了三日,最終帶著遺憾和不舍離開了米脂縣。

這樣秦牧才能徹底的投入生產建設中去。

自從磚窯建成之後,就一直沒有停止生產。

這算是米脂縣的第一個工廠:磚瓦廠。

有了磚瓦廠,那就順勢再建立一個水泥廠好了。

整個榆林府,是一塊礦產寶庫。榆林周邊,米脂,靖邊,定邊,衡山,到處都是石油。

隻不過這些油田目前誰都不知道——除了秦牧。

秦牧在上一段的穿越過程中,仔細研究過全世界的油田分布,他對哪裏有油全都清楚。

米脂的油田,就在米脂縣城附近,甚至恰巧就離孫美瑤的軍營不遠。

這給了秦牧巨大的方便。那處土匪窩,正好改造一下當宿舍,給未來的石油工人用。

秦牧要建立各種工廠,可是所有工廠都麵臨一個動力源的問題。用愛發電那是不可能的。對現在的米脂,甚至整個榆林來說,電氣化是完全不能想的。

這需要很大的配套產業,不是秦牧現在能搞的出來的。現在的米脂,完全沒有半點工業,連蒸汽機都沒有,怎麼可能電氣化呢。

工業就如孩童學步。總是不能跳過最開始的階段。

不過秦牧有外掛,所以他還是多少走了個捷徑。蒸汽機就不搞了,直接內燃機吧。

內燃機可以變出來,但是油料不能總讓智障少女提供。這個必須自給自足。所以秦牧現在主要抓的事情,有兩件。

第一就是建立水泥廠。水泥磚瓦配套,可以給米脂百姓的居住條件帶來本質的改善,同時也能大幅度提高本地的交通狀況——水泥路總比土路強的多。

第二要開挖石油。有了石油,就有了燃料,同時也就有了簡單的石化工業。瀝青,煤油什麼的,也就都有了。

瀝青可以修路,煤油可以做成煤油燈,讓百姓的夜晚得到光明。

這樣不但是改善了百姓的生活狀態,更主要的是能讓本地的勞動力小時獲得增加。

在沒有煤油燈之前,百姓隻能把一些需要光亮的活,放在白天幹。比如女人縫衣服。可是一旦有了煤油燈,這種事情就可以放在晚上做,白天可以做更重要的事——比如為縣太爺打工。

全縣的人口,都在秦牧的棋盤上,誰也別想跑。

除了這兩件大事,秦牧還有一件小事要做。

就是這些女人的安置。目前來說,秦牧暫時不能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給她們,所以就全幹一樣活。養雞養鴨養兔子。

兔子繁殖非常快的,這是一個良好的肉類來源。

隻不過集約化養殖,最依賴的就是抗生素。幾千年來,不是農民不夠聰明,沒想過把家禽密集在一起飼養。這樣無疑能獲得更多收益。

可是家禽抱團的話,很容易就會鬧瘟病。一死全死。所以老話說,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