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這個時候,何玉嬌的保證也抹不去何老柱心中的執念,他就盼著何來榮出自己,盼著老四的兒子有出息,鄉下人家供出一位秀才有多艱難,外人是不會知道的。
十裏八村的也有不少的人送孩子去念書,可是能認真念書的沒有幾個,而能夠考上秀才隻有何來榮一人。
多少個夜裏,何老柱提著木棍,守在書房門口,聽著何來榮大聲的讀書,要是聲音小一點,他就會用木棍敲一敲地麵,書房裏的讀書聲音又會升高。
每次心煩的時候,何老柱就會坐在書房門口,伸著腦袋看著老四認真的讀書,不久臉上就會露出笑意,覺得日子又有盼頭了。
其他幾個兒子,何老柱壓根就沒有心情去管,家裏家外都是丟給王婆子去打理,也因為這樣,對身邊的幾個孫子,他是一點也不指望。
何老柱掙紮了許久,才吐出一句話:“隻有你四哥的血脈才會有出息。”
何玉嬌冷笑一聲,放棄了,何老柱就帶著執念下去見祖宗吧。
紮完針之後,何玉嬌收拾好東西,叮囑好何來金要怎麼照顧何老柱,就先走了。
經過院子的時候,司徒倩直視著她,也不知道在打什麼主意,眼神都不對勁兒。
何來金守在何老柱的炕前,足足哭了兩個時辰,這才抹去眼淚,眼睛都紅腫了。
老人生病,講究的是全家人都守在身邊伺候,越多親人伺候越有麵子,也體現了多子多孫多福氣。
何老柱這一病,守在身邊的就沒有幾個人親人,本來也算是多子多孫,在七溝村都算得上在大家族了,到了最後顯得有些落寞。
跟王婆子都和離了,就沒有守在何老柱的身邊伺候,大房隻有何來金哭的傷心,婆娘孩子都沒有來看一眼。
二房倒是有情有義,守在炕前寸步不離,伺候的很用心。
三房剛好何來財進山去打獵了,為了多賺點銀子給婆娘孩子,都去了有些日子了,餘嬌娘在天氣變化的時候染上了風寒,連帶著的倆個閨女也得了風寒,閉門不出的養病。
四房一個人都沒有,何來榮去了京城,趙喜娘早就和離了,倆個孩子不是何家的種。
五房的何來耀就住在一塊兒,卻是個沒良心的人,不管不問的捧著書在看,還是楊金桃拖著倆個很小的孩子前來看何老柱,倆個孩子實在是太小了,在屋子裏呆不住,時不時的還得要吵鬧一下,沒有多呆就先回去了。
何老太是長輩,自己都要人來照顧,最多就是看幾眼,何順娘就是個看熱鬧的人,才不會前來伺候何老柱。
何老柱掃視著屋子,更加的氣結在心裏,他拚了一輩子,沒想到快要死了,子孫都不願意前來看他一眼。
跟著王婆子過日子的何招弟,整日裏忙的不見人影,何玉嬌回到大宅子,剛好就碰上了,說了何老柱的事兒。
何招弟也是個孝順的人,當下就跑過去看何老柱,趴在炕前哭了一頓,還沒有來的急給爺爺端茶倒水的伺候,又有村民找上門來,十萬火急的把她給拉走了,生孩子可不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