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讓夢想成真 2.為自己找借口最可悲
南海有兩個和尚,一窮一富。有一天,兩個人在一個大師講經的場所相遇,心有感慨地聊到,想要參透佛理,應該要到印度一趟,效法玄奘法師,親濡佛教發源地的聖誨。富有的和尚就說:“談何容易!從這裏到印度少說也要走上好幾年,得需要幾百兩銀子。我想這件事要從長計議。”而且言語間,十分鄙視窮和尚,認為窮和尚想去印度,根本就是癡人說夢。
過了三年,兩個和尚又在一個盛大的法會碰麵,兩個人互相寒暄後,窮和尚很謙虛地告訴富有的和尚,自己已經從印度回來了,而且真的獲益良多。“怎麼可能?那要花多少錢?你怎麼可能去得成?”富有的和尚驚訝地說。
“我沿路化緣,而且找到搭船的機會,在佛祖的庇佑下,完成了這一趟開悟之旅。”窮和尚的答案讓富有的和尚又佩服又慚愧。
求生活的解
想想,我們是不是也常常像富有的和尚一樣,找很多借口。譬如,“如果老板尊重我一點,我就會做出完全不一樣的業績”、“如果爸爸媽媽多了解我一點,我就不會每天逃課”,等等。
這就是我們聽到最多的情況:期待別人改變,卻絕口不談自己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為自己找借口最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