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到比拚基本功,一星火光這樣的四號位選手對上光之子這樣的頂級一號位,對於細節把握的差距就直接被拉開了。
唯一能讓一星火光還能夠保持一定對抗力的原因,還不得不提一下飛羽隊之前與奇異果隊爭奪四強名額的比賽。
因為奇異果隊擺出的雙坦克陣容,讓追獵紅唇的攻擊效率一下子變得極低,同時也讓職業圈的戰隊們都意識到了格擋值對於射手一號位的克製以及【銳箭】這個看似萬能百搭的江湖技能的副作用。
【銳箭】這一個技能,它的效果是根據攻擊速度提升遠程攻擊的飛行速度,以及根據力量值提升額外的傷害。這個技能最值得大家開發的作用,一直是前者提升遠程攻擊飛行速度的特殊效果,至於它增加的額外傷害,那數值實在是太低了,完全沒有什麼開發的空間。
因為有了【銳箭】,所以現在職業圈裏絕大部分的一號位,包括其他位置的學滿了【銳箭】技能的角色都將攻擊速度當成了首要提升的屬性,並且認為【銳箭】提升的命中率以及高頻率的進攻也可以把輸出的效率彌補回來。
可是,奇異果隊告訴了大家,新的格擋值係統,就是對這種高攻速低傷害角色的最大克星。
像是一些四號位、五號位這些並不是主要擔當隊伍輸出重擔的位置,可能還不需要過多地考慮【銳箭】的負麵影響了,可是絕大部分的一號位,包括當時半決賽第二場出陣的追獵紅唇,都已經開始舍棄【銳箭】的主流打法構築,開始選擇降低【銳箭】的影響比重、追求傳統的單次高傷害的屬性構築了。
而光之子,作為光輝隊的核心輸出點位,他是光輝隊的輸出保證,經過一輪認真的戰術會議研討過後,黃哲彥很果斷地選擇了回歸傳統打法,隻保留一級的【銳箭】作為輔助性的提升。
其實對於光之子本身的打法風格而言,當前【銳箭】主流打法的攻速流構築,與光之子高頻率攻擊命中刷新技能冷卻的構築其實是相輔相成的。
選擇了【銳箭】攻速流的光之子,不但平A的攻速快,攻擊的命中率高,位移技能的刷新自然也變得更快了,打法也更靈動飄逸,但是缺點也是很明顯的,追獵紅唇就是最好的先例。
如果沒有辦法解決單次傷害低造成的效率降低的問題,隻要光之子還是在打一號位,為了率先保證輸出效率,他就不能夠選擇攻速流,隻能回歸比較老舊的傳統高單點輸出屬性構築。
而一星火光卻和光之子不一樣,他不是一號位,而是四號位,並不需要承擔主要的輸出責任,所以他的【銳箭】技能是點滿的,走的也是當前的主流打法攻速流構築。
【銳箭】攻速流構築有著命中率高,輸出方式穩定的優點,這是硬性的屬性所決定的。
此時的光之子與一星火光在進行著遠攻近打的搏鬥,雖然黃哲彥的基本功比起何文樂要更好,可是一星火光的攻擊速度與暗器飛行速度卻比光之子要更快。
正是憑借著這樣的屬性優勢,算是略微降低了一星火光的操作難度,所以一星火光才能勉強維持著與光之子對攻,沒有被完全打垮。
不過,有得必有失,一星火光的屬性放在了降低操作難度的層麵上,那麼輸出的效率自然便比不過光之子。
況且,本身光之子就是明星選手的神級角色,從角色的總屬性與價值看來,本來就是領先一星火光的。再加上光之子一上來就打了一星火光一套爆發性的連招,直接取得了極為可觀的先手優勢。
從光之子出手打響戰鬥的那一刻起,到一星火光被光之子的最後一發【光躍】接平A二連擊收掉人頭,總共才花費了53秒,還不到一分鍾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