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新賺錢計劃(2 / 2)

分別是市政府和重要機構所在的市中心臨江區,江市大小學校所在的白雲區,還有就是獲得市政府大力支持組建的新大區高新區。

陳星經過幾天的考察,將炒房目標放在了白雲區。

臨江區是江市的行政核心大區,這裏市委、市政府、公安、法院、檢察院等重要機構聚集之地,在這裏,想要買房,沒有一定的背景實力根本都找不到門路。

而且,買了房子之後,這裏也很難出租和買出去,所以被陳星給第一個排除了。

而高新區現在看起來雖然非常的紅火,但陳星知道,這隻是表麵的現象。

高新區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十幾年都沒有發展起來,十幾年,入住高新區的基本都是一些初創的小企業,高新區的居民住所也大部分被改造成了長租公寓,供一些早出晚歸的白領居住,房價雖然也居高不下,但真正購買的卻沒有幾個,甚至有傳言有一套房賣了十年都沒有賣出去。

陳星對這些了如指掌,自然不會被高新區的表現現象迷惑,跳進高新區這個樓市的大坑裏。

而陳星選擇的白雲區就不一樣了。

這裏是江市三個大區中房價最低的區域,但也是十幾年後江市房價漲幅最高的區域。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歸根結底是十幾年後白雲區的發展最好。

白雲區雖然不像臨江區那樣是市政府等重要機構集中所在的核心區域,也不像高新區那樣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

但白雲區也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人才優勢。

白雲區是江市幾個大學所在的區域,更是聚集了江市最好的高中和職校,也經常被江市人戲稱為教育區。

正是這種教育聚集的優勢,讓白雲區在十幾年中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這些人才留在白雲區,極大的推動了白雲區的發展,使得白雲區成為十幾年後江市入駐大企業最多的區域,更是一舉成為了江市當之無愧的經濟中心,房價也因此而水漲船高。

陳星非常熟悉江市十幾年後的發展脈絡,選擇買房區域的時候,自然選擇了白雲區,而且選擇的是白雲區的大學城。

在2003年,人們普遍比較節儉樸素,但是為了自己的孩子卻常常不顧一切,最好賺的錢是學生的錢。

大學城也是白雲區人流量最大的地方,自然是陳星買房的首要選擇。

2003年,華國房地產行業剛剛起步,像江市這樣的三線城市,房地產行業更是處於萌芽狀態,真正的房地產公司根本沒幾個,像十幾年後那樣的大型樓盤更是沒幾個,陳星也是費了一番力氣,才找到了一個售樓點。

和後世一個售樓點幾十甚至上百個銷售不同,這裏的售樓點店裏隻有三五個銷售正萬般無賴的聊著天。

其中的幾個銷售在陳星進屋之後,簡單打量了陳星一眼,就沒在關注陳星,而是開始忙他們自己的事情來,唯有一個女銷售員見到陳星之後,熱情的迎接了上來。

“先生您好,請問您是要買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