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品行 4.林肯家訓:沒有一種遺產能像誠實那樣豐富了(1 / 2)

第一章品行 4.林肯家訓:沒有一種遺產能像誠實那樣豐富了

林肯家族是來自英國的移民。林肯的祖父亞伯拉罕·林肯是大約在1781年或1782年的時候從弗吉尼亞的羅金厄姆縣移居到肯塔基州的。林肯的父親托馬斯·林肯原是一名木匠,一邊耕種農場,一邊做著木匠的活兒。

1811年的時候,林肯的父親又搬到諾布小溪,在那裏圈了一個大農場。亞伯拉罕最初的記憶就是從諾布小溪河畔的這個家開始的。可以說,正是林肯童年、少年生活中的這些苦難,以及交織在苦難間的母愛,和那對戰勝苦難的惟一途徑——對知識的追求,一步步將林肯引向對正義的追求,推向期望真正能為人民謀利益的政治之路,最後成為美國曆史上偉大的總統之一。

羅伯特·托德·林肯是亞伯拉罕·林肯的長子。在林肯的影響下,1881年羅伯特被任命為加菲爾德內閣的軍務部長,一直到下屆總統切斯特·A·阿瑟任期結束。

亞伯拉罕·林肯是美國的第16任總統。他沒有上過正規的學校,但在父母的教導下,他積累了成為領袖所必須具備的知識和誠實的品格。

馬克思曾經說,林肯是一位“達到了偉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優良品質的罕有人物”。說他是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是毫不為過的。

“沒有一種遺產能像誠實那樣豐富了”,林肯的一生完全驗證了林氏家族的這句家訓。他從—個美國西部的拓荒少年成長為偉大的總統,其中一項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誠實的品質。有人曾這樣評價他說:“如果隻有—位總統—生都在恪守這一原則,那麼這個人隻能是美國第16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

林肯的母親南希是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她平時非常注重對孩子品質的培養,給孩子們讀《聖經》上的故事。《聖經》是林肯讀的第一本書,也是他惟一一本終身放在身邊的書。每當他遇到挫折和痛苦時,就會向《聖經》尋求幫助和解脫。這並不是說林肯是一個有神論者,對於林肯而言,與其說他被聖經故事吸引,不如說他被那些正直、善良、誠實、忠誠的品質所吸引。

也正是基於這點,林肯一生堅持誠實的品格。在他一生的成長過程中,都不乏誠實的故事。

林肯9歲那年,在小皮金河畔不遠的一所學校上學。有位老師在教室門口掛了一對大鹿角後,就離開了教室。林肯想在同學麵前表演一番,便抓住鹿角來回搖擺。結果鹿角斷了,林肯也跌倒在地。老師回來後,就問是誰弄壞的,林肯很快承認是他做的:“先生,是我幹的。但不是故意的,我隻是在上麵吊一下,沒想到它就斷了。”老師表揚了他的誠實,但是認為做錯事就應當受到懲罰。

1858年,林肯首次競選總統時,對選民的講話也非常誠實。他沒有錢,競選時沒有坐專車,而是像普通乘客一樣乘火車,有時甚至沒有座位,手提一件很小的行李。每到一個地方就坐上朋友們為他準備的本是耕田用的馬拉車。而他的競爭對手道格拉斯卻有專門的列車和眾多的隨從。有一次,林肯就站在馬車上對眾人發表演說:“有人寫信問我有多少財產?我有一位妻子和一個兒子,都是無價之寶。此外,還租有一個辦公室,室內有桌子一張,椅子三把,牆角還有大書架一個。架子上的書值得每個人一讀。我本人又窮又瘦,臉蛋很長,不會發福。我實在沒有什麼可以依靠,惟一可依靠的就是你們!”林肯的這些話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人們廣泛傳為“誠實的林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