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變發生後,他無法突圍出宮避難,隻能混在亂軍中隨聖上進了乾清宮。無權無勢的他沒有其他選擇,和三皇子夫婦、四公主還有五公主幾人合計了,帶了些會功夫的侍女一同去。他知道,對於爭皇位爭得頭破血流的大哥二哥等人來說,他們這樣的,也就是人家皇冠上的裝點,以及必要的見證者。他們就如沒根的浮萍,到時候成王敗寇有了結果,他們就順勢擁戴那個贏到最後的人即可。
結果呢?先是交泰殿裏,大哥當著臣民的麵謀反了。到了乾清宮,又瞧見二哥李澄喬裝混入,並帶來大批暗衛一一跪在他們身邊,將刀子抵在他們身上命令他們不要出聲。於是,他就親眼目睹了一樁鬧劇。
聖上一擲決生死一般,寫下詔書傳位,卻不知自己在跨進乾清宮的瞬間,就被李澄玩弄於鼓掌。
李澄手底下的暗衛悄無聲息地殺光了聖上身邊的人,那種無聲而詭異的殺人手法讓他不寒而栗。他們這群人隻能陪著李澄演戲,等到李澄拿到了詔書後,他本想率先擁戴李澄,然而……
人家李澄可沒心思陪他玩。李澄心狠手辣,懂得斬草除根,將他們這群不幸目睹了篡位全程的觀眾們統統下令格殺。
五皇子知道,他這二哥是比大哥更貪心的。大哥“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可二哥不單想要皇位,還想要名聲。二哥怕他們把今日之事傳出去,故而滅口。
五皇子領著自己的王妃哭嚎逃命,身邊的人一個接一個倒下。他們爬到重華宮見到趙太後時,他那倒黴的三哥、三嫂、四姐、五姐,都成了乾清宮裏的一把灰。
五皇子隻想仰天長嘯——我是無辜的啊!我和皇位半毛錢關係都沒有啊!我為什麼這麼倒黴啊!
而李澄若真的成為新帝,他這個漏網之魚也早晚會被滅口的……沒法子了,想要活命,那就祈禱李澄趕緊去死吧!
基於對性命的珍重,五皇子朝著趙太後喊出了一聲“赤膽忠心”的口號。
“皇祖母,兒臣,兒臣……沒什麼大本事,也不懂得治國理政,唯有忠義的道理是明白的。”五皇子伏在地上顫抖。
趙太後平靜地擺擺手。
“不必了。你忠於的聖上已經死了。”說著又掀了掀眼皮子:“既然李澄已經登基,那就別折騰了。”
“太後娘娘!”“皇祖母!”“如今也隻有您出麵,才能剿滅反賊啊!”眾人驚恐地呼喊道。
不怪他們害怕。豫王因一年前被聖上趕出京城,原本的勢力都被清剿了,今日去乾清宮的這些人沒有一個是他的黨羽。他們本想做牆頭草,可人家豫王連這個機會都不給他們,下令把他們全殺了。
豫王日後坐穩了皇位,會放過他們才怪。
“你們啊,真是想得太淺薄了。”趙太後沉沉道:“如今除了李澄,還有誰適合坐在皇位上?老大原本是名正言順的儲君,可聖上當眾廢黜了他,還將他的罪行貼皇榜宣告各地。這都是聖上事先預備好的,如今就連三千裏之外的齊州百姓都知道,李灃早有反心,在皇帝飲食中投毒導致皇帝中風。咱們皇室裏的子孫奪嫡,不論犯了多大的把柄都有翻身的可能,唯獨失去了民心,就絕不能成功了。老六是被老大殺的,屍身丟進乾清宮的大火裏,一塊兒燒了!老三死了,老四是李澄的親兄弟,正四處糾結人馬支持李澄。唯有李澄,他好歹還有名聲!”
眾人都愣住了。
“你們非要拉李澄下台,那就是再起血腥,換李灃登基,後患更多。我看啊,到那時候,別說天下百姓跟著你們受苦,就連你們自個兒的命,也更難保了。我既是皇族裏的長輩,就不能不為這個天下考慮。你們打得頭破血流不要緊,分崩了朝堂、擾亂了皇室,外敵定會趁虛而入。若皇位上的人還不能受到百姓和臣民的擁戴,那咱們這個王朝,也該過氣了。”
趙太後冷冷撂下最後一句話。
傅錦儀也沒想到趙太後會是這個態度。
“太後娘娘,臣婦,臣婦有一事定要向娘娘稟報。”傅錦儀突然說道:“還請娘娘聽過後,再做決斷不遲。”
太後看著她,惋惜道:“我知道你是個好孩子,可惜你已經是徐家長媳,綁在了老大的船上,下也下不來了。你說吧,若是你想揭發李澄的罪狀,我勸你還是省省。不論他有何等大罪,也不及老大失去民心這麼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