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你們能獲救都要感謝安王殿下!(1 / 2)

朝堂嘩然之時,很詭異地,沒有人提出什麼異議。

臨朝的臣子們跪在地上三呼萬歲,這樣的情景和金鑾殿百年來上演的每一日都一模一樣。但是……

很多人的身體都在顫抖。等聖旨念完了,一位禦史大夫拱手道:“大司馬將軍真乃天神下凡,連攻入皇宮的叛軍都鏟除了,實在是國之棟梁啊!那些叛軍一路燒殺劫掠,合該千刀萬剮,隻是……老臣家中宅院都被叛軍焚毀,妻兒老小如今無處安身,不知聖上……”

這位禦史大夫官拜禦史台首席,以剛正不阿著稱。以往,他最看不慣徐策這樣功高震主、恃寵而驕的武將,多次彈劾他藐視皇族。

隻是今日,他可沒心思管徐策被冊封安王一事了。

在八月三十日叛軍入京的當晚,他的府邸被攻破,一大家子人差點就葬身火海!他家又是文臣氏族,兒郎們沒有習武的,一時間無力抵擋匪徒!若不是後頭來了一隊手持皇族令牌的武士們援救……他不敢想象會是什麼後果。

後來他才知道,叛軍入京時四處空虛,連宮中聖上都受了脅迫,雖然發出了救駕的信號,但遠水解不了近渴,最近的山海關守軍趕到京城也需要三天……而也算是巧了,恰逢在淮南征戰的大司馬徐策領兵回朝!徐大司馬在淮南吃了幾場敗仗,領去的兩萬精兵回來也隻剩一萬了,但徐大司馬曾是京城指揮使,他收攏城防營剩餘的兵馬,背水一戰闖進皇城救駕,和叛軍拚殺地火光衝天……

最終倒還真成了!

聖上獲救之後,徐大司馬又指揮精兵鎮守京城,將闖入各大名門府邸的叛軍一一擊垮,將那些落入叛軍手中的貴族們解救出來。

在鬼門關走了一遭的禦史大夫,這會兒隻念著徐策救命之恩,又深覺悔不當初——自己從前彈劾徐策擁兵自重,可到了這種時候,若不是徐策手裏有那麼些力量,又能依靠誰來抵擋叛軍呢!

而在他之外,其餘許多被戰火殃及的臣子們都有此想法。

“是啊是啊,若不是大司馬將軍救得及時,我那妻兒老小也早都被叛軍虜走了!”禮部尚書大人附和道。

“還有微臣!微臣家裏也一樣被燒了,微臣的母親被叛軍砍傷,這會兒危在旦夕啊!還請聖上開恩,救救微臣的老母吧……”另有一位吏部郎中砰砰砰地磕起頭來。

大家有的對徐策感恩戴德,更多的人則趁著上朝的機會,痛哭流涕地向聖上求恩典——大家在戰火中都受了難,那些叛軍們可真真是奇異地很,不對尋常平民下手,專挑名門顯貴的府邸,衝進去燒殺劫掠、無惡不作。若是再瞧仔細一點,很多人就會發現,這些受難的府邸似乎有什麼相似之處。

是有什麼相似呢?

好像是都曾和安定侯府不和睦?不不,似乎也不是這樣,皇後的母族陳家可是一直在拉攏安定侯府呢,結果這一回最慘的就是陳家了,皇後的兩個兄弟都被殺了,過世的原配皇後的父母親人被砍傷者眾多,家裏的宅子更是燒得一幹二淨……

而正相反,安定侯府的死敵晉國公府,這一回倒是安然無恙!徐家府邸是京城裏最紮眼最顯赫的,叛軍在京城裏四處搜尋竟都沒看見那麼大一座宅子,愣是繞著走的!

好吧,叛軍而已,殺起人來哪有什麼規律可循!

如今叛軍終於被打退了,可很多人都處於無家可歸、或親眷受傷的難堪境地。

大家隻好哀求聖上幫家裏度過劫難。

皇帝李灃喑啞地咳嗽了兩聲。

他望著台下痛哭的臣子們,抬起手往下壓了壓,道:“眾愛卿不必擔憂……京城出了這麼大的亂子,朕甚心痛!也絕不會任憑你們無家可歸的。朕的意思是……”

他說著又咳嗽了兩聲。

身側那位宣旨的宦官連忙上前,端茶倒水伺候著。等皇帝喝了茶,宦官大聲道:“聖上的意思是,但凡家宅受損的臣子,分封宣武門外牆驛站暫居;凡親眷遭叛軍砍傷者,接入宮廷請禦醫診治!”

堂下臣子們先是微微愣住,隨即激動地滿麵熱淚,連連磕頭謝恩。

大家心裏都在想著,這皇家平日裏對待臣子們也不過爾爾,今日遇上劫難,竟能如此開恩……宣武門外牆下的驛站曆來是招待他國使臣所用的,平日裏沒有使臣前來,就隻能空著,不準臣子靠近,以彰顯皇族威儀。如今很多人的宅子被燒毀,皇帝竟能下旨請他們暫居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