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雅鼓掌說:“果然是孿生兄弟,毫無二致的並茂聲情,優美的音調真像發自同一個喉嚨。對了,這首歌就是一個有趣的算題。你們看----”素雅拿一樹枝,在地上劃下了題目:
她
想她
不想她
何不想她
如何不想她
我如何不想她
+)教我如何不想她
何何何何何何何
素雅說:“約定在先:相同的漢字代表相同的數碼,不同的漢字代表不同的數碼。下麵,你們開始列算式吧。我把這首歌連唱兩遍後,你們當即交卷。”
素雅笑盈盈地唱著,看著兄弟倆手忙腳亂在地上劃。唱完第一遍後,倆人還沒有思路,都沉默不語。
6174突然說:“6子,‘他’是‘6’字。”6子不解地說:“我是6子,誰還叫6子?”
6174說:“‘他’字唯一的可能性是等於‘6’。這是個突破口,其餘的你來算。”
6子恍然大悟,稍作思考後說:“這個突破口找得好,這道題迎刃而解了。”他快速寫下了答案:
素雅歌聲剛落,兄弟倆答案即出。
素雅說:“好,答案出得既準又快。不愧是數學玩家。”
6174說:“6子,給素雅同學出道題難難她。”
6子張口說:“一百個和尚吃一百隻饅頭,大和尚每人吃兩個,小和尚兩人吃一個,剩下半個喂狗吃。問,大小和尚各多少個?”
素雅一樂,隨口說:“99個和尚吃99個饅頭,還剩下1個和尚、1個饅頭。當然,這個和尚隻能是小和尚了。他吃了半隻,還有半隻丟給狗吃。結論是:大和尚33個,小和尚67個。這題小學生都會,6子你這不是在哄我嗎?”
6子認真地說:“我沒有哄你。我若哄你,就給你半個饅頭了。”
素雅一聽,笑說:“6子你才是小狗,你嘴裏吐不出象牙來。”
一來二去,素雅同陳氏兄弟就熟得像老朋友了,當即約好了明天外出遊玩的時間和地點。
同陳氏兄弟的來往,使素雅的學生生活充實了許多。那時候男女學生交往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被人們看作是開化學生們的一種狂熱舉動。但在趙家大院這還是一個秘密,為預防讓思想守舊的父親知道,素雅不向大院裏除貼兒之外的任何人透露一點蛛絲馬跡,包括自己的母親。
素雅心中漸漸產生了一種童話般的浪漫情愫,同陳氏兄弟的接觸愈加頻繁。
那一年的夏天,他們的關係得以突飛猛進地發展。整個夏天的星期天,他們都是在城西荔枝灣度過的。
這是廣州一處有悠久曆史、容易讓人情懷激蕩的消夏遊樂之地。
素雅用“紅、綠、白、藍”四個字描繪出了這裏的美景:
兩岸荔枝紅,
一灣溪水綠,
泮塘浮荷白,
客遊艇舫藍。
素雅和陳氏兄弟常常租借漁家遊艇,穿梭於波光輝映、五光十色之中。他們滿眼枝頭紅荔,貪婪地吮吸著數裏荷香,心情暢快,興致昂然。他們長時間陶醉於此情此景,靚女的歌聲、雅士的弦聲、遊人的嬉笑聲和艇仔的叫賣聲交織在一起,衝擊著他們的心鼓。
在迷茫與憧憬中,素雅開始了她的初戀。她那股強烈的愛戀與日俱增,但左右拿不準這份情愫是來自於陳氏兄弟中的哪一位。
陳氏兄弟倆也都同時直白地愛上了素雅,但哥倆之間最初采取的是十分友和的態度,不爭鬥,不詆毀,一切取決於素雅的態度,尊重素雅的選擇。
一天,左軍付款數角,上岸采摘荔枝。
正是出江捕魚的漁家人黃昏歸舟時,漁歌對答烘托出萬般詩情畫意,一派荔灣漁唱的美景。
素雅情不自禁地用粵劇曲調唱了一曲《羊城竹枝詞》:
不養春蠶不織麻,荔枝灣外采蓮娃。
蓮蓬易斷絲難斷,願縛郎心好轉家。
荔枝灣外夕陽沉,荔枝灣下野水深,
郎過泮塘莫折藕,藕絲寸寸是儂心。
同坐一艇的右軍聽罷,兩眼淚光爍耀,上前抓住了素雅的手,即興編吟了一首詩:
千樹荔枝四圍水,江南無此好江鄉。
萬荷苞葉三重山,塘北絕少俊女嬙。
紅荔灣頭第一村,綠水百艇獨一人。
荔落荷敗無奈去,唯我癡心戀花裳。
這時,左軍提荔枝上艇,一切盡在眼中。他剝一飽荔遞給右軍,右軍卻視而不見,怔望素雅。
左軍又遞一串紅荔給素雅,素雅卻拂抽說:
一灣溪水綠,兩岸荔枝紅。
一心情依依,兩人該係誰。
說完,上岸獨去。
左軍笑笑說:“你倆未成學士,倒先有了文人的臭酸氣,吟詩誦詞的,敗了大家遊玩的興致。”
素雅在歡樂與痛苦中捱度著她的學生生活。她一直舍棄不下陳氏兄弟中的任何一個,不想做出對陳氏兄弟帶有傷害性質的任何舉動,甚至連與兄弟倆單獨相處的時間也都是均等的。
她這種難舍左右、六神不定的狀態帶來的直接後果是:她越是給兄一個蜜棗,又不得不給弟一個甜桃,不忍心怠慢其中任何一個,越是使兄弟倆神魂顛倒,愛戀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