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魯橋篇 十四(3 / 3)

王倫興奮地說道:“壯士武藝高強,勇力過人,用力拔山兮氣蓋世形容亦不為過。今日毅然決然加入義軍,乃蒼天助我也!隻要我們同心同德,精誠合作,定能宏圖大展,偉業可成!本帥下令,封王瓊壯士為大將軍,領軍先鋒。盡速率部攻陷臨清城,為白蓮花雪恥報仇!”

王瓊接了將令,用一領蘆席暫且將白蓮花掩蓋,說:“待俺攻了城,殺了奸賊,俺再來和你相聚!”

然後,命大部士兵暫且隱蔽,免受炮火所害,伺機而動。隻選十幾個精幹士兵,用牛車拉了秫秸、火藥,突襲並焚燒城門。

當城門燃起熊熊大火後,王瓊率領大軍趕到。但他是有些性急了,城門尚未完全焚毀,大軍一時無法進入;而城上官軍連發炮火和弓矢,攻城士兵不斷傷亡。

在此危急關頭,王瓊一聲大吼,lie!震天動地,手持木棒,飛身向前,咣的一聲,將正在燃燒而緊閉的城門撞開,真神力也!

接著,大軍似潮水般湧入城裏,殺聲震天!

王瓊、王倫、烏三娘和官軍展開了搏殺,直殺得天昏地暗,鬼哭神嚎,血流成河,屍積如山。王瓊瘋狂地揮舞大刀,像剖西瓜似的一刀一個,不知砍了多少人頭。官軍被大個子的神勇嚇破了膽,豈敢戀戰,一個個丟盔棄甲,望風而逃!

王瓊率領大軍勢不可擋,一鼓作氣殺向城樓。王瓊秋風掃落葉般收拾了樓上官兵,隻消三拳兩腳便將吳寧安打趴在地。吳寧安磕頭如雞叨米,用公鴨嗓子乞求道:“好漢饒命!這個陰門陣並非卑職主意,而是濟寧卜世仁出的鬼點子。”

王瓊厲聲喝問:“卜世仁現在何處?”

吳寧安說:“卜世仁在濟寧沒有來,他派劉猴子送來的信。”說著,便從衣袋將信掏出。王瓊看罷信不禁怒火衝天,說聲不殺了你,天理難容!

正要舉刀殺吳寧安,正巧吳寧安看見劉猴子要從樓角逃跑,便說:“好漢你看,在那樓角處的便是劉猴子!”原來劉猴子見事不妙,急忙係了繩索揣了銀子,企圖沿襲舊法逃命。王瓊急步上前將繩索割斷,劉猴子從城樓墜下一命嗚呼,被汙血染黑的銀子撒了一地。吳寧安趁這間隙爬起來正想逃跑,王瓊轉身將吳寧安剁為肉泥。但不知吳寧安被砍時,是否還美滋滋地想著“這一生活得也值了!”

吳寧安死後,官軍群龍無首,紛紛作鳥獸散。奪城成功,王倫、王瓊、烏三娘並未沉醉於勝利之中,而是清醒地意識到,官軍必然會聚集兵力瘋狂反撲,於是,他們加緊修複城門,構築工事,以利再戰。

預計的情況終於發生了,但沒想到的是官軍來得如此迅猛如此之多!從山東、河南、河北調集的二十餘萬官兵鋪天蓋地湧來,城門尚未修好便一擁而入。王倫的軍隊隻有數千人,如此眾寡懸殊其結果可想而知。官兵倚仗人多勢眾,決定一洗陷城的恥辱,將叛軍大部殺死,甚至對舉手投降者亦不寬恕。臨清城的大街小巷和圍牆庭院到處是叛軍的屍體,鮮血染紅了大運河河水……

龜縮城樓上的王倫、王瓊、烏三娘已是孤立無援,他們靠自身的力量奮力拚殺,堅守最後的陣地。敵人連連向城樓發射炮火,三人均受了重傷。

王瓊站在白蓮花跳樓的地點,大喊一聲:“白蓮花,我和你相會來了!”接著縱身一躍,像微山湖那隻殉情的天鵝,以一種悲壯優雅的姿勢,撞在白蓮花屍體一旁……

官軍喊話勸王倫、烏三娘投降。王倫放了一把火,城樓熊熊燃燒,王倫、烏三娘在烈火中燒為灰燼。

乾隆聽了這番回稟,又是高興又是惱怒。他說:“王倫、烏三娘叛匪,在臨清被我大軍徹底剿滅,實乃國之大幸,百姓之福,可喜可賀!對參戰官兵,一律論功行賞;對死難官兵的家屬一律進行撫恤;但守城統領吳寧安則要排除在外。吳寧安作為高級將領卻聽信小人讒言、邪說,竟搞什麼‘陰門陣’!如此卑劣肮髒之行徑,為我大清軍隊抹了黑,令我堂堂天朝蒙了羞。這件醜事,定會貽笑四方,遺臭萬年,將永遠釘在曆史恥辱柱上,吳寧安死有餘辜。對於出壞點子的那個三條腿卜世仁,要斬立決,絕不寬恕!至於王瓊,雖然在臨清參加叛軍,但事出有因,情有可恕,他是衝天一怒為紅顏,他是反的貪官,不是反我皇帝。朕在微山湖期間,王瓊隨侍左右,赤膽忠心。特別在黑風口遇險,沒有王瓊的奮力保護,朕早成了烏三娘的刀下之鬼。朕完全有理由相信,王瓊至死都是朕的保皇派。王瓊最終和白蓮花死在一起,也算是上天成就了他們的姻緣。買兩口上好棺材,將他們合葬於微山湖家鄉吧!”

紀曉嵐表示,對皇上的口諭,到濟寧後迅速部署,一一認真辦理。

此時,香妃在船頭驚叫一聲,“我們離開微山湖了!”

聽到叫聲,乾隆、紀曉嵐等人走出來。但見運河兩岸,稻菽湧起的金浪,已經取代了大湖的碧波和紅荷綠葦。

乾隆在臨離別大湖之際,以十分謙卑的口吻說:“朕的龍舟,像一條蟲子從韓莊湖口鑽入,沿著曲曲彎彎的大運河腸道從微山湖肚子穿過,整整走了二百五十裏。朕在這段腸子和肚子裏,汲取了不少營養啊!”

龍舟離開大湖漸行漸遠,大家站在船頭,回望著大湖,戀戀不舍,久久不願離去。作為微山湖最高貴的遊客,他們在這裏度過了一段最美好愉快的時光。湖區的曆史文化是那麼獨特、豐厚;湖光山色是那麼優美、宜人;漁家生活是那麼新鮮、有趣;湖裏人是那麼勇敢、智慧、豪爽、好客;就連生長於湖區的一些動物,也令他們感動,難以忘懷。

再見,韓莊,微山島,夏鎮,南陽,魯橋!

再見,大王廟,泰山廟,伏羲廟,仲子廟!

再見,微子墓,張良墓,目夷墓,梁祝墓!

再見,水蛇,四鼻鯉,大王八,葦喳子,白天鵝,小黃犍!

再見,殷重禮,矮子射,真甜老漢,青萍嫂,小長蟲,小蛤蟆,張先生,仲湘溪,馬西華,劉漢,祝有魚,馬蘭花,仲媽媽,王瓊娘!

還有,那位抗洪犧牲的嶧縣縣令,安息吧!

還有還有,王瓊和白蓮花!一想起這一對微山湖優秀兒女,便止不住鼻酸眼濕。他們的悲慘遭遇和人生結局,給這幫最高貴的客人心中,留下無限的惋惜和永遠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