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據說這這時獸體型相當巨大,每頭足有一間房子那麼大,在宮裏如何安置也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於是蔡信又給了朱棣一個建議,就是在皇城的四個角落裏各建一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角樓,再在這每座角樓之下建造一間大大的水牢用以關押這四頭神獸,這樣的話既可保證神獸護宮的作用,又使得這四頭神宮不能傷害到宮中的人畜。
當時負責具體建造四座角樓的管工名叫蒯祥,管工大臣領了皇帝的諭旨後,心裏非常發愁,因為以當時的建築工藝這件事情還相當複雜,蒯祥並不知如何蓋這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角樓,更不知這地下水牢又是如何個建法,管工大臣便把八十一家大包工木廠的工頭、木匠們都叫來,跟他們說了皇帝的旨意,限期三個月,叫他們一定要按期蓋成這四座怪樣子的角樓,並且說:“如果蓋不成,皇帝自然要殺我的頭,可是在沒殺我的頭之前,我就先把你們的頭砍了,所以當心你們的腦袋。”工頭和木匠們對這樣的工程都沒把握,隻好常常在一塊兒琢磨法子。
三個月的期限是很短的,一轉眼就是一個月了,工頭和木匠們還沒想出一點頭緒、一點辦法來,他們做了許多樣式,都不合適。這時候,正趕上六七月的三伏天氣,熱得人都喘不上氣來,加上心裏煩悶,工頭和木匠們真是坐也不合適,躺也不合適。有這麼一位木匠師傅,實在呆不住了,就上大街閑遛去了。
走著走著,聽見老遠傳來一片蟈蟈的吵叫聲,接著又聽見賣蟈蟈的一聲聲地吆喝。走近一看,是一個老頭兒挑著許多大大小小秫秸編的蟈蟈籠子,在沿街叫賣。其中有一個細秫秸棍插的蟈蟈籠子,精巧得跟畫裏的一座樓閣一樣,裏頭裝著幾隻蟈蟈,木匠師傅想:反正是煩心的事,該死的活不了,買個好看的籠子,看著也有趣兒,於是就買下了。
這個木匠提著蟈蟈籠子,回到了工地。另一個木匠下意識地看了一眼這個籠子,開始隻是覺得很好看,可是沒過多久,他就覺得這籠子有點特別。他好奇地數著蟈蟈籠子的梁啊、柱啊、脊呀,一遍又一遍,很多人被他這一數,也吸引得留了神,靜靜地直著眼睛看著,一點聲音也沒有。
木匠數完了蟈蟈籠子,蹦起來一拍大腿說:“這不正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麼?”大夥一聽都高興了,這個接過籠子數數,那個也接過籠子數數,都說:“真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樓閣啊,”大夥兒受這個籠子的啟發,琢磨出了紫禁城角樓的樣子,燙出紙漿做出樣型開始修建,因為建這角樓的工期隻有三個月的時限,眾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關於水牢修建的具體方法,於是便開始著手先建角樓,眾人齊心攜力終於提前建好了這角樓,但是這水牢如何修建呢,這蒯祥沒有辦法隻得率眾工匠請教蔡信,蔡信便將這水牢修建要點告訴了眾人,原來很簡單,隻是需要在角樓下挖一個大大的深坑,然後在這深坑四周附上手腕粗的鐵柵欄,將角樓外護城河的水引入深坑,再將神獸趕進去用粗鐵鏈鎖上即可,且這神獸可以不食不飲,眾人又是一番拚命趕工,最後終於在時限修成了到現在還存在的角摟,不過那水牢修在深深的地下,上麵還是用原土覆上了,地牢入口在一個秘密的角落,所以從外邊根本看不出這角樓的地下還有乾坤。
角樓和地下水牢修建完畢之後,眾人便將那四頭神獸分別趕了進去鎖上,但哪知這神獸神力非常,這鐵牢鐵鏈竟然綁不住他,隻關了一夜的功夫便把鐵鏈弄斷,那鐵柵欄眼看也被撞彎撞斷了,朱棣十分慌張,便再次將蔡信請來,蔡信歎了口氣:“幸好這神獸的主人預料到會有此事,給了我幾張符紙,把這些符紙按我說的埋下就行了。”之後便拿出十六道符交給蒯祥,讓他在每個角樓的四角均埋上一張,這樣便可以鎮住這神獸了,但這四張符一張也不能損壞,若有一張損壞恐怕這神獸就會再次出來做亂,眾人依法照做,果然,幾百年間這神獸都是安然無恙,待到了大清朝,眾人也僅把此時當作傳說而已,並沒有人發現這角樓地下有異,便也從來沒把這個當回事,但沒想到的是就在前幾天,皇宮西北側這座角門的牆基因為長年被護城河水浸泡有些鬆動,宮裏便派幾名工匠重新進行了加固,可能是加固的時候沒有注意將那埋在角樓一角的符給弄爛了,這下可不得了了,過去這麼久的時間早已沒有人知道如何再畫一張符出來,其他幾張仍埋在地下的符更是不敢再動,當天晚上宮裏便聽到了一種怪獸的狂叫,嚇得宮裏人心惶惶,皇上已經派了幾百名禁軍每日在那角樓四周守衛了,每日還大量的往裏扔一些豬羊之類的牲畜供這怪獸食用,這幾天明顯的可以看出來這座角樓四周的牆壁都有些裂縫了,也不知道這角樓還能鎮壓這怪獸到幾日,所以隻能每日派大量八旗軍隊輪流在這角樓四周守衛,以防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