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我戀愛了(2 / 2)

“三月,遭央軍潰軍遊寇集團孔彥舟部鎮壓,義軍奮力抗擊,初戰獲勝。後因孔彥舟遣間混入義軍作內應,鍾相不備,被俘殺。鍾相犧牲後,數十萬義軍在楊麼、夏誠等率領下轉入洞庭湖君山大坪,據湖泊港汊為險,瀕湖設寨,兵農相兼,繼續與官府抗衡。”

“一年後,鼎澧鎮撫使兼知鼎州程昌寓率水軍乘車船、海鰍船攻夏誠水寨,於下沚江口被義軍擊敗。義軍繳獲官軍車船後,廣伐鼎、澧地區鬆杉樟楠等木材,大造車樓大船,嚴密設防,陸耕水戰,既取得水戰優勢,又獲田蠶興旺,實力日益增強。”

“宇帝八年四月,楊麼立鍾相少子鍾子義為太子,自號大聖天王,重建楚政權。央廷驚恐不安,視之為心腹大患,遂遣軍往討。”

“六月,荊南、潭鼎澧嶽置製使王躞統領禁兵、禦前、神武軍3.5萬人,並節製荊潭製置司水軍統製吳全部萬餘人,戰船數百隻,偕統製崔增、高進趨洞庭湖。”

“十月,王躞至嶽州,率舟師與楊麼車船水軍短兵激戰,船小不敵,敗退橋口。尋留崔增、吳全等設伏嶽州艑山、洞庭湖口、牌口等處,自率神武前軍萬餘人趨鼎州,會程昌寓部水軍,企圖兩麵夾擊,一舉殲滅義軍。”

“楊麼察其謀,將計就計,堅壁上遊諸寨,將老少民眾、牲畜轉移隱蔽酉港,以部分車船出沒空寨間牽製疲憊上遊央軍;另施疑兵,遣數隻車船潛載數千水兵,偃旗息鼓,放流誘殲下遊央軍。”

“十一月十二日,王躞、程昌寓率軍出下沚江口,水陸並進,逐個圍剿義軍水寨,所至皆撲空。而下遊預央軍發現湖麵車船,萬餘人爭乘數百隻舟船貿然入湖攔截。”

“將至陽武口,義軍車船突然回旋,縱橫衝撞,官軍猝不及防,舟船皆被撞沉,崔增、吳全及屬下無一生還。義軍獲陽武口之役大捷後,回師又敗王躞等軍。次年六月,王躞再次遣軍進剿。”

“七月,楊麼乘江水暴漲,率車船水軍出湖反擊,盡殲社木寨守軍,王躞敗逃。義軍屢戰獲捷,兵勢日盛,使央廷愈加恐懼。”

“又一年二月,宇帝調集號稱20萬大軍,命張俊為諸路兵馬都督,嶽飛為荊湘北路置製使,趨洞庭湖圍剿。”

“五月,央軍封鎖緣湖四麵諸江河要津後,嶽飛率所部至鼎州,先對義軍諸寨遣間誘降,分化瓦解義軍;繼以大軍壓境,示師威脅。旋義軍大首領楊欽、劉衡、金琮、劉詵、黃佐等相繼出降,惟楊麼、夏誠等仍據寨自固。”

“嶽飛知湖深莫測,乃納楊欽獻策,遣人開閘泄放湖水,放巨筏堵塞港汊,並於湖麵散放青草,以破義軍車船優勢。後以楊欽為向導,進圍楊麼水寨。楊麼率水軍出戰,”

“因水淺,車船機輪又被草纏住,滯不能行,被官軍擊敗,各個水寨或降或破,至此,前後相繼6年之久的湘省農民起義被鎮壓。”(備注:筆者所述之事、人或有真假,但縷有作者撰改之處,書友請一笑置之,不必深究,欲知史實,請參考史書,不可以此為準。)

徐夫子講完,適時作了一個總結:“同學們,此役是一次大規模農民義軍抗擊官軍的水上攻防戰。楊麼等率領義軍據守洞庭湖,兵農相兼,陸耕水戰,巧旋疑兵,以車船優勢連年屢敗官軍前後堅持6年之久,粉碎了敵人7次進攻。”

“後期,因嶽飛率重兵圍剿,遣間誘降諸寨首領,致義軍分化瓦解,被各個擊破,但起義軍的行動,卻給南宋政府以沉重的打擊。楊幺起義軍在水軍的建設和作戰方麵,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

“例如在戰船建造方麵,始終把速度和機動性擺在突出的位置,無論是車船,還是海蝤,都具有快速攻擊能力;在建造車船時,又注意到了大、中、小相結合,以適應在各種水文地理條件下的作戰。在作戰指揮方麵,起義軍擅長於調動和迷惑敵人,發揮水軍優勢,予敵以突然襲擊。”

眾學生看著這一眼看上去平平無奇的大坪,聽著夫子講的鍾相、楊麼起義的故事,一時之間心神向往,那平平無奇的大坪突然間好似變得活了起來。而自己則深入其中,變成了故事中的英雄人物,軍戈鐵馬,縱橫馳騁,一時間誌氣高昂,意氣風發。

正沉寂間,突然從前方行來了幾個西域人,正向他們所聚之地緩緩靠近。

這些西域人共四人,打扮甚為怪異,他們前靠在距嶽麓書院這幫學生們燒烤舉行活動之處約五十米處就停了下來,然後席地而坐,也不說話。這樣並沒有影響到這邊學生們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