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1 / 1)

三十六

父親說:“不是花不起那幾個字兒的錢,六七天得轉三四次車呢。我哪能知道我會上了哪節車廂?一路,車上一半是逃荒的人,連個座號都不講了,能擠上哪節車廂算哪節車廂。行了,行了,別哭了。算爸爸的不對!過來,到我跟前來。”

吳振慶推了王小嵩一下——他不哭了,走到父親跟前。

父親扳起他下巴看了看他臉,又用手握了握他腕子,表揚地對母親說:“你有功,我猜想我幾個孩子還不定是什麼皮包骨的樣子呐!還行。”

王小嵩笑了。

母親驕傲地說:“我當然有功啦!”

吳振慶和徐克看看滿地的大包小包,驚訝萬分:“大叔,你可怎麼帶回來的呀?”

父親說:“背著、扛著、拎著,就差沒用嘴叼了!”

徐克說:“大叔你真有能耐!”

母親問父親:“還認得他倆不了?”

父親說:“哪能不認得他倆呢!這個是柱子,那個是狗子!”

“錯了!我是狗子,他是柱子!”

母親說:“別叫人家小名!孩子之間都不叫小名了!”

父親撓撓頭笑了:“難得你倆有心也和小嵩去接我,大叔送你們點東西,算大叔一點兒心意!”

於是父親下了炕,打開那些大包小包——裏麵無非盡是些舊工作服、勞保手套、翻毛勞保鞋、舊皮帽子什麼的。

父親挑了兩頂舊皮帽子給吳振慶和徐克:“有的是大叔自己節省下的,有的是工友給的。你們可別嫌棄。”

雖然是舊的,雖然戴在他們頭上幾乎蓋住了眉眼,但畢竟比他們自己的要好得多。他們都很高興,連說謝謝。

徐克說:“我這頂破棉帽子早該扔了!”

吳振慶說:“別扔,讓你媽剪成鞋墊多好!”

父親說,“對,這話我愛聽。勞動人民的孩子,從小就要知道東西有用嘛!”

外麵有人敲門。

王小嵩開門——門外站的是郝梅。她一身新,還紮了好看的辮結,圍著條毛圍巾,顯得異常漂亮。

王小嵩一愣。

郝梅說:“我來給大嬸拜年。”

她進了屋,看看吳振慶和徐克:“你們也在這兒啊?那我也給你們拜年啦!”

屋裏已沒落腳的地方,她隻好站門口。

吳振慶和徐克顯出對她不屑一顧的樣子,其實都是自慚形穢。

王小嵩也顯得不自然。

母親說:“小梅,快裏邊來坐!”

郝梅躍過大包小包,坐在炕邊。

父親驚奇地看著她。

郝梅說:“是大叔吧?”

母親說:“是,剛到家。”

“大叔過年好!”

父親說:“好!好!”

母親說:“你不認識她了?”

父親又撓撓頭:“記不得啦。”

母親說:“她小時候,我看過她嘛!”

“噢……想起來了!”父親說:“我和你爸還是同行哪!”

母親一撇嘴:“人家是建築工程師,你是個工人,卻和人家攀同行!”

父親說:“怎麼是攀呢!沒有我們建築工人一磚一瓦地蓋,再高明的工程師,他的圖紙還不是廢紙一張啊?”他問吳振慶和徐克:“大叔說得對不對?”

吳振慶和徐克大聲地:“對!對!”

郝梅尷尬地垂下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