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1 / 1)

第一章 一

濃黑的夜,伸手不見五指,嘉興城籠罩在一片朦朧的夜幕中,護城河邊堆滿鹿砦,吊橋高高吊在半空,城門緊閉,城牆上燈盞環列,柝聲此起彼伏,模糊的燈光下,可見戍守城垣的明軍官兵走動的身影。

城外盡是哇哩哇啦的日語,圍困嘉興的倭寇叫囂之聲可聞,他們燃起無數篝火,已形成包圍態勢,守城明軍正嚴陣以待。

突然,南城門吊橋放下,城門開啟的瞬間,衝出一騎快馬,一個紅戰袍、白盔白甲的青年壯士躬身馬背上,飛馳出城。

倭寇發覺,揮舞長把倭刀嗷嗷叫著向壯士圍攻。城上明軍射出密集的箭雨,掩護壯士突圍。倏然間他已衝入倭陣,麵對蟻擁蜂攢般圍上來的倭寇揮刀左殺右砍,硬是殺開一條血路。倭寇箭矢如雨,壯士舉雙劍撥落的箭矢,錚然有聲,紛紛落於馬下。

剛突出重圍,又一股倭寇圍攏來,當更密集的箭矢射來時,壯士來了個漂亮的鐙裏藏身,坐騎騰空一躍,迅速衝出險境。

當壯士複又坐於馬上時,天已微明,我們才發現她是一個女扮男裝、英氣逼人的少女,柳眉、鳳目,韶秀出眾。

此時倭寇已被她甩在身後,她策馬狂馳,向杭州方向進發。

她就是守嘉興城的江南總督張經過繼出去的女兒沈四維。

張經是福建侯官人,正德年間進士,曾任南京兵部尚書、太仆寺卿。因倭寇禍亂東南沿海,前任總督朱紈雖然屢挫倭寇之鋒,但被人陷害逮入京師問罪,不堪受辱,含恨自盡。這一來,倭寇氣焰更為囂張,蘇、浙、閩各省不時被搶掠,已無寧日,嘉靖十六年,張經以兵部侍郎、右都禦史身份總督兩廣軍務,他就是在這種亂勢中臨危受命,走上抗倭前線的。

時值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初,多年為害江浙的倭寇嘯聚登陸於浙江,賊勢猖獗,接連進犯嘉興、寧海,張經親自率兵守嘉興,浙江巡撫李天寵固守杭州,他們正蓄勢待發,準備選擇時機給倭寇痛擊。

此時倭寇正在血洗寧海,城外數十裏血流成河,大批持長刀、火銃的倭寇攻下城垣,正在城內外燒殺淫掠。

城中被搶劫一空,倭寇抱著金銀珠寶、背著布匹從各家各戶出來。

倭寇放火焚毀民宅,黑煙騰空,城市上空一片陰霾,街上屍體縱橫,汙血橫流。

百姓倉皇逃難,一片哭叫聲。倭寇逢人便砍,把女人趕到一起,公然當眾奸淫。

他們把幼兒挑在竹竿上,再丟進滾水中煮死,狂笑取樂。

倭寇把反抗者集中綁起來,四周堆上幹柴,潑上桐油引火焚燒。

大批逃難百姓擁向嘉興,倭寇尾隨而來。難民視張經為他們的守護神,紛紛逃往嘉興,此前張經畢竟在後塘灣大敗過倭寇,他是黎庶的依靠。

天亮時分,江南總督張經正提劍巡邏在嘉興北城樓,城上防守森嚴,士兵環列,城門樓大纛上大書“右都禦史、兵部侍郎,總督江南、江北、浙江、山東、福建、湖廣諸軍張”的字樣。張經雖是白麵書生模樣,但那一雙目光淩厲的眼睛和三綹稀疏飄逸的長髯,給他增添了勇武之氣,看上去是一員睿智而剛毅的儒將。

忽聞城外竹林裏呐喊聲與啼哭聲頓起,張經一邊手搭涼棚瞭望,一邊問跟前的總兵俞大猷是怎麼回事,還沒等俞大猷回答,已見大批難民逃到城下,麵對緊閉的城門,百姓呼天搶地,無路可走,背後追擊的倭寇已到,城樓上的張經見狀大喊快開城門,放百姓入城避難。

參將盧鏜很擔心,提出疑義,萬一……倭寇趁勢跟難民進城怎麼辦?萬一倭寇有意將探子混入難民裏,進城後裏應外合怎麼辦?

張經不悅了,到了百姓生死存亡關頭,哪來那麼多“萬一”!難道眼看著倭寇在他這堂堂總督眼皮底下殘害百姓而不施救嗎?他聲色俱厲地下令開城門!並讓俞大猷率兵出擊,掩護難民入城。

一聲號炮,城上明軍箭發如蝗,阻遏倭寇,同時吊橋放下,城門洞開,總兵俞大猷率兵衝出城門接應入城百姓。

俞大猷率部阻擊倭寇成功,倭寇被擊潰,扔下幾十具屍體,不得不後撤,在官軍掩護下,逃難百姓進入嘉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