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三(1 / 1)

第二章 三

午門外華表前,果然跪著個中年官員,他叫張憲,是兵科給事中,他舉著一封奏折,呼天搶地大叫:“我要見聖上,聖上啊,刀下留人啊!王師大捷卻殺功臣,不可呀!抗倭之帥不可易呀!”

神機營羽林軍圍成一道牆攔截他,張憲與他們周旋、撕扯,試圖往裏闖,張憲喊著要見皇上,說自己是給事中,有伴君“珥筆記旨”權,有“封還執奏權”,大罵羽林軍鬥膽,敢擋他駕!

嘉靖皇帝正在永壽宮看奏疏,左臂擁貓,右手托折子。階下跪著給事中閻望雲、李用敬,一旁站著首輔嚴嵩和閣臣徐階。

嘉靖皇帝把奏疏重重地往龍案上一拍,罵他們膽敢為罪官張經、李天寵張目。

閻望雲啟奏:“如今王江涇大捷,天下人稱慶,張經、李天寵即使有前罪,也應赦免。”

李用敬也據理力爭:“王師大捷,倭奪氣喪誌,此時不宜易帥,可令張經、李天寵戴罪立功。”

嘉靖皇帝怒道:“張經欺誕不忠,他是聽說趙文華上疏彈劾他,才不得不打了一仗,不準!”

閻望雲不死心,仍叩頭力諫,他居然敢說“打勝仗、殺功臣,為明君所不為”的話。

這使得嘉靖皇帝極度反感,怒火填胸,大喝一聲:“大膽,你說朕是昏君?”

閻望雲叩頭不止:“臣不敢。”

嘉靖皇帝扭頭問嚴嵩、徐階:“你們看呢?”

嚴嵩耍了個滑頭,稱徐階就是浙江人,他知道得多。

徐階更滑頭,心想,我才不上你當,他又把球踢給嚴嵩父子承擔,他奏稱,據趙文華報,張經確實養寇不戰,百姓怨聲載道。

徐階等於什麼都沒說,而隻憑“據趙文華報”。

嚴嵩不得不跳出來,說:“雖有王江涇之勝,並不能將功折罪。何況張經、李天寵也是冒功,那全是趙文華和胡宗憲合力謀劃、進剿才獲大勝。”

李用敬一聽,又叩頭:“請皇上切不可聽信,那趙文華是首輔義子,他根本不會用兵,張經看不起他,這才惡意中傷,上疏構陷。”

閻望雲也說:“李用敬所說是實,請皇上明鑒!”

嘉靖皇帝益怒:“大膽!你二人想必是張經奸黨,拉下去,杖於階下,每人五十,斥為民,永不敘用!”

不由分說,閻、李二人被拖出去,丹墀下隨即傳來乒乓杖擊聲。

被杖打得奄奄一息的閻望雲、李用敬被幾個太監架出來,扔到金水橋邊。

張憲走過去,一陣兔死狐悲之情湧上心頭,淚水立即流出來:“閻兄、李兄!”

閻望雲苦笑:“這就是言官下場。”

張憲卻表示,他二位是自己的榜樣,怕死就不當言官!

他向閻、李二人拱拱手,決心前仆後繼,又往前衝,羽林軍對他擁來搡去,不準他靠近。

這時戚繼光趕來了,他拴了馬,試圖接近張憲,被士兵攔住。

張憲一見戚繼光穿三品武官服,馬上喊:“這還有天理嗎?我們六科給事中是幹什麼的?糾彈百官,疏通言路,哪個進京引見的官員不得由我們陪著去見皇上?你看,閻望雲、李用敬因求赦免功臣而獲罪,我要去見皇上,他們敢擋我駕!”

一個士兵揶揄道:“你不就是個小小的從七品官嗎?”

羽林軍中騰起一陣譏笑聲。

戚繼光正色道:“你們別譏笑他,給事中官小權大,連皇上的聖旨都有封駁權,每科每天有一人在皇上跟前值班呢。”

他又轉對張憲拱手:“你們幾位給事中,敢前仆後繼為張經、李天寵鳴冤,堪稱正人君子。”

張憲仍然悲慟難忍,在他看來,張經、李天寵抗倭大勝,卻被趙文華構陷,這實在是天下奇冤!勝而獲罪,這是我朝奇恥大辱啊!

戚繼光問他:“還有法子救嗎?”

張憲大哭:“皇上根本不見,皇上是好皇上,烏雲蔽日啊……”

戚繼光沒法安慰他,歎氣連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