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三(1 / 1)

第六章 三

趙文華是很少留客吃飯的,同僚中隻有胡宗憲有這個麵子,常在他這吃飯。今天宋朝舉得此殊榮,被趙文華款待留飯。

觥籌交錯,趙文華和宋朝舉都喝得很高興。

席間宋朝舉恭維趙文華:“皇上賜大人督察軍務官防,已出總督之上,又加少保銜,這是對大人的褒獎啊!”

趙文華故作謙遜:“自應再接再厲。”

宋朝舉言不由衷地說:“有趙大人在,就能保一境平安啊。”

說起倭患,趙文華說:“從洪武年間就有了,依我看,越是禁海,越不太平。”

宋朝舉趁機說:“武力剿也不是個辦法,老百姓說,官比盜猖獗。”

趙文華哈哈一笑:“依你這麼說,不用平倭了?”

宋朝舉說那倒不是,他主張倒不如開海禁,讓日本人隨便來貿易,叫入貢也未嚐不可。準許他來做買賣,也許就不搶了。

趙文華可不敢輕信,這誰能保得準啊?前幾天,倭寇又搶了仙居等地,總督楊宜親自帶兵去剿,收效甚微,倭寇又竄到寧海,真是防不勝防啊。

宋朝舉試探地發問:“趙大人今後準備怎樣抗倭?”

趙文華說他已奏報上去,正在等朝廷旨意。他聽義父說,祭海神祈福的事,得到了藍尚書的讚許,他也有這樣的動議,他說鬧倭災是得罪了海神,如果能按時按節祭海神,倭寇自敗,也就天下太平了。

宋朝舉問:“藍尚書?是那個教皇上修道的道士嗎?”

趙文華說:“正是他。”

宋朝舉故意裝傻:“祭海神和平倭寇有什麼關係?”

趙文華說:“祭海神,當然是祈求海神保一境平安,不讓倭寇再來侵擾。”

宋朝舉心裏一陣暗喜,他馬上說:“這也許是個好辦法。皇上崇尚祥瑞,祈雨也好、祈豐年也罷,不都是求神嗎?”

趙文華說:“若真有旨意,靈不靈都得做,豈可當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