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五
嘉靖皇帝正在西苑永壽宮打醮,除藍道行陪在一邊外,無人敢打擾。
首輔嚴嵩和群輔入值值房,房間狹小,高拱、徐階、陸炳、李春芳、朱希忠等人擠在一起,人人熱汗淋淋,在值房裏急得團團轉,皇上卻遲遲不召見。
已經巳時了,嘉靖皇帝好歹齋醮完畢,馮保才把嚴嵩、高拱、徐階幾個人引進來。
嘉靖皇帝打了個哈欠,抱起他的“虯龍”貓,問:“又怎麼了?”
三人相互看看,還是嚴嵩先說:“啟奏聖上……”
嘉靖皇帝糾正他說:“朕喜歡道號,叫朕萬壽帝君吧。”
嚴嵩隻得改口稱“萬壽帝君”,他奏報的內容是再次轉達趙文華從浙江來的奏報,倭寇又犯台州六縣,從平陽登陸的倭寇有三千之眾,經仙居入侵,大肆搶掠,放火燒了幾天幾夜。新任總督楊宜驚慌失措,指揮失度,不聽趙文華節製,才有此敗。
嘉靖皇帝說:“朕自登基以來,天下一統,四夷皆伏,唯日本倭寇屢犯海疆,成為心腹之患。沿海各衛所為什麼不抵禦?”接著就痛斥總督楊宜無能,下旨把他逮回京師問罪。
楊宜繼朱紈、王忬、張經、李天寵成為替罪羊,早成定局,高拱想為他辯解也是徒勞。他隻是向皇上陳奏自己的觀點,罷楊宜,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觀。據報,張經獲罪後,原有戰船多已毀掉,衛所兵力不足,又懶散,倭寇一來,望風而逃,這已成頹勢。
嘉靖皇帝著急了,要他們拿出辦法。
高拱、徐階都說趙文華可支撐危局,嚴嵩有苦說不出,明知這是害他父子,捧殺人不償命。趙文華有多大能耐,他還不知道?一旦楊宜罷官,趙文華前麵就沒有擋風牆了,勢必泥足深陷,弄不好會掉腦袋,定會連累自己,必須讓他盡快脫身,所以一反常態,嚴嵩提議揀選能人,選派精兵強將才行。
嘉靖皇帝有意刺他一下:“你不是說趙文華臨機處事果斷嗎?他不是還在浙江督師嗎?”
嚴嵩隻能諉過於人,說:“周充、楊宜這些人,都不聽趙文華號令,以至有此敗北。”
嘉靖皇帝說了一句:“趙文華打過勝仗,又已經是右副都禦史,兼著節製江南、浙江軍務了,都聽他的就是了。”嚴嵩的目的沒達到,趙文華還得拴在那裏。
皇上回頭看了一眼正在煉丹的藍道行,問他有何高見。
藍道行三句話不離本行,說:“臣昨夜觀天象,流星侵紫微之垣,但罡星光芒不減,當主倭寇無大礙,是幹犯了海神,如能按時按節祭祀海神,則倭患自消。祭祀海神退倭消災,貧道已奏聞多次了。”
這話幾個閣老們當然不信,相互看看,高拱正要說話,嘉靖皇帝已經發話了:“趙文華不是祭過海神嗎?怎麼不靈?”
藍道行說:“那是心不誠。如皇上、二品以上京官人人擬一份祭海神的青詞,海神一定顯靈。”
嘉靖皇帝說:“就這樣吧,朕從明天起,在西苑設醮專門祭祀海神,也頒旨令趙文華在浙江、福建兩省率五品以上文武官員按時按節到海上拜祭海神,心誠則靈,不愁倭患不除。”
嚴嵩隻得領旨。高拱、徐階叫苦不迭,卻也無力回天。
嘉靖皇帝又說:“回頭令二品以上官員每人擬一聯青詞,是祭祀海神用的,明天送來。”
大學士們隻得應允。
嘉靖皇帝揮揮手,讓他們下去票擬詔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