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三(1 / 1)

第十一章 三

浙江沿海告急,倭寇大舉進犯,幾乎沿海各縣到處受掠。沿海山峰上的烽火台紛紛舉火報警。

肥前指揮幾十條倭船進犯寧波,強行登陸,見人就殺。

肥後在燒掠溫嶺,百姓紛紛逃難。

毛海峰配合築後在桃渚登陸,一路殺人放火。王直率眾攻打台州。

趙文華慌了,也明白燒香祭海神退不了倭寇,萬一倭寇侵州奪縣,鬧大了,都是他的責任,這回他前邊可沒有擋箭牌、替死鬼了。

趙文華不得不緊急召集將領,派他們分路去堵擊,他整日坐臥不寧。

這天,總兵俞大猷來報告,倭寇全線騷擾,甚於曆次,這幾天,幾乎同時出動,從寧波到台州、海門各衛所全麵告急,接著又犯溫嶺、仙居、臨海、黃岩、台州府城,沿海烽火台一夜間全舉火報警了。

趙文華傳令,令盧鏜、湯克寬、唐堯臣各部和各衛所要堅守要塞,還要抽出兵力剿倭寇,誰怠惰,迎敵不力,決不輕饒。

俞大猷心裏暗笑,發狠有什麼用?他告訴趙文華,他們都已在與倭寇激戰,但賊勢太猖獗,顧東難顧西,一時怕不能奏效。

趙文華急得團團轉,這可怎麼好?他把責任全推到藍道行身上去了,哼,早知道祭海神不行,妖道胡說!這不是越祭越厲害了?

俞大猷獻策,不可隱瞞實情,盡快上疏朝廷,調別省客兵來,才可解燃眉之急。

趙文華怕現調來不及。他聽說,以前也調過外省客兵,可不頂用啊。

俞大猷說,不是不頂用。兩廣狼土兵、山東箭手、湖廣漕卒、河南毛兵本來都很驍勇,還是管用的。王江涇大捷時,就多虧了客兵。

趙文華記起來,俞大猷就說過,客兵難以轄製。

俞大猷承認,到了這,客兵因互不統屬,難以節製,軍紀不好,為害百姓。這也是實情。但總比看著倭寇為害鄉裏好啊,兩害相權取其輕嘛。

趙文華這才同意上疏,請調客兵,病急亂投醫,不調怎麼辦?楊宜被罷了總督,他前麵已沒有擋箭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