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三
戚繼光一行人早已轉為陸路,騎馬來到了一處山林蓊鬱的山下。
離很遠,就聽到有鍾鼓之聲悠然傳來。
戚嫻舉頭四顧說,這附近好像有寺廟。
戚芳菲向山上瞭望著,她看見了,山上有個小廟,紅牆在綠樹叢中露出一角。
陳子平稟報戚繼光,想到廟裏討點水喝,吃頓齋飯。
正好大家又饑又渴,戚繼光點點頭,也該吃飯了。
一行人便沿著羊腸小徑向山上走去。
戚繼光一行來到庵門前,原來是個尼姑庵。除了靈水庵的匾,還有一塊“大圓滿覺”的匾額,戚繼光仰視著,沉思有頃,覺得這匾很有學問。
陳子平就在靈水泉打水供大家飲用,戰馬也渴急了,一匹馬居然飲了半桶水。
性急的戚芳菲便上去用拳頭砸門,砸得咚咚響。
戚繼光製止她,告誡她不可這麼魯莽,對出家人要客氣有禮才行。
戚嫻走過去,輕輕叩了幾下鐵門環。少頃,一個女尼出來開了庵門,這人正是王海雲,如今法號穆空。
穆空作揖道,阿彌陀佛,施主有何事叩我庵門?
戚嫻告訴她,我們去台州府,錯過了飯時,想討點齋飯吃,打攪了。
穆空掃了這些人一眼,說,請稍候,小尼這就去稟報庵主。
戚嫻道了謝。
戚芳菲拉馬就進了庵門,戚繼光低聲喝住她,讓她站在庵門外等,不可造次,人家還沒說讓咱進呢。
不一會兒,穆空就出來了,說師父讓她好好待客。戚繼光一行歡天喜地進入靈水庵,戚繼光告誡大家不可亂竄,隻準在院中香樟樹下歇息。
穆空在香樟樹下石桌上擺了些碗筷,先舀水燒開衝茶,戚芳菲真渴了,一個人喝了兩壺茶,戚嫻笑她是“飲牛”。
少頃,師父穆靜親自端來一鍋米粉和鹵料,對戚繼光作揖說,庵小,沒什麼好吃的,大官人隻能暫且充饑了。
戚繼光也作揖還禮,無端打擾,很過意不去了。
穆靜離開,穆空留下,一碗一碗地給他們撈米粉。
陳子平奪過漏勺說,我來吧。
穆空就退到樹下站著。
吃了一口米粉,戚芳菲叫道:“喂,小尼姑,這米粉裏沒肉倒也罷了,我知道你們出家人吃素,可也得弄點蔥、蒜、辣椒調調味啊,太沒滋味了!”
戚繼光用筷子敲敲碗邊,又瞪了她一眼。戚嫻也用腳碰了她一下。
穆空說:“對不起小施主,蔥蒜也是佛門忌諱的。”
戚芳菲吐了吐舌頭:“我哪知道佛門連蔥蒜也不吃呀。就衝這個,八抬大轎請我出家我也不幹。”
王夫人製止她,守著佛爺不可胡言亂語,會遭報應的。
戚嫻說:“閉嘴吧,就你這德行,你下輩子也入不了佛門。”
停了一下,戚芳菲又對身旁的陳子平說:“這小尼姑長得挺好看哪。”
陳子平笑而不答。
戚嫻聽見了,製止道:“吃你的飯吧。”
戚芳菲說:“我聽說,尼姑出家不是逃婚的就是石女,是真的嗎?”
穆空聽見了,一扭身走了。
戚繼光生氣地一蹾飯碗:“你怎麼說話沒輕沒重的?再這樣,我可要趕你回去了!”
戚芳菲噘起嘴:“過河拆橋,又忘了汜水渡有難那時候了。”
戚嫻笑:“一俊遮百醜,今後還沒人能說得了你了呢!”
戚繼光對王夫人耳語幾句,她找出兩錠銀子,算是布施,交給了庵主,穆靜念了幾聲“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