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三
台州府城外靈江畔,鼓樂齊鳴,直徑丈餘的梘橋大鼓聲震九霄,黃沙舞獅、大田板龍正舞得起勁。台州城萬人空巷。為慶祝大捷,這裏正舉行慶祝大會,絲竹管弦之聲響徹雲霄。
歌聲中,軍民同樂,在翩翩起舞,無數堆篝火在江邊點燃,火舌噴著金星,在泱泱江水中倒映出煊紅色彩,沿江拉出的針刺無骨花燈形成長練,亮晶晶如水銀瀉地,十二生肖燈、八卦燈、繡球燈、荔枝燈,應有盡有。
沈四維、戚芳菲、戚金印、張元勳都在歡歌曼舞的人群中。
在臨時搭建的看台上,胡宗憲、戚繼光、譚綸等文武官員在欣賞著活潑而健美的黃沙舞獅、大田板龍。每個人都是滿臉喜色。
當地百姓把一塊寫有“抗倭保民功臣”的巨匾抬過來,敬獻台前,戚繼光再三拜謝,搖手不接,倒是胡宗憲走下台,與譚綸一起把大匾送到戚繼光麵前,戚繼光連連向台下百姓作揖。
在人們沉浸在歡樂中時,戚繼光帶沈四維登上峰巒疊翠的巾子山,放眼四顧,但見雙峰疊秀,一對文峰白塔如出浴姊妹,半隱半現在乳色嵐霧中。
沈四維早就聽說,巾子山是臨海的標誌,是台州文運昌盛的徽記。
戚繼光說一點不錯。他翻看過《台州府誌》,因巾子山兩峰係台、臨風水鍾聚之山,故臨海多父子兄弟連登甲第者,文人輩出。
沈四維說,是呀,可謂好山、好水、好塔,你今天又是好心情,不可無詩呀!
戚繼光望著她一笑,除了好山、好水、好塔,好心情是因為有了你,有了你這個好女人,就有了好詩。
沈四維靦腆地一笑,我與詩何幹?
戚繼光說,你是我的詩魂啊。
望著他,沈四維又莞爾一笑。
戚繼光略一思忖,便口占一律道:
春城東去海氛稀,城畔人行繞翠微。
山麓高樓開重鎮,轅門曉角起晴暉。
九天雲氣三台近,百裏江聲一鳥飛。
極目蒼茫憶明主,吳鉤高接鬥牛輝。
念過後,戚繼光頗為自得地問沈四維,如何?
沈四維說,你在等著我叫好吧?好好的風景詩,寫寫心情,抒發豪情,也好,幹嘛非要和皇上扯上呢?他是明主嗎?那家父何以被錯殺?
戚繼光又忘了她的忌諱,沈四維心裏哪有明主?不過,戚繼光這句詩也沒毛病啊,沒有明主,他才說憶明主啊,憶乃盼望之義耳!
沈四維說,我才知道,你也強詞奪理!
兩人都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