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五
嘉靖四十年(1561)四月十二日,戚繼光督造的四十四艘大福船、海艙船、艟喬船全部建成下水。
秀麗的靈江畔五色旗飄揚,大小戰船齊集水上,每條船上都配備了“大將軍”炮和佛朗機、賽貢銃。
水師士兵雄赳赳持械列隊戰船甲板上。
胡宗憲、譚綸等一大批文武官員都站在江邊觀禮台上觀禮。
靈江兩岸,百姓圍觀者如堵。
一陣鞭炮聲響過,戚繼光在岸邊將台上現身,他白盔白甲,威風抖擻。
帥旗一展,大將軍炮轟鳴作響,之後,戚繼光朗聲宣布水師序列:
鬆門、海門兩關,每關配福船八艘、海艙船四艘、艟喬船八艘。鬆門關守衛,由指揮胡震為總理!
胡震在他的大福船上響亮應答:胡震領命!
戚繼光又說:鬆門關下設右、後兩營,右營葉京,後營張靂,各領兵船十艘。
葉京、張靂在各自兵船上高聲唱諾:末將遵令!
戚繼光接下去宣布:海門關由指揮任錦任總理,下設前、左二營,前營李堂,左營李詢,亦各領兵船十艘。
這三人也喊了“遵命”。
戚繼光又令:中營由指揮沈祿、哨官蔣廷昌率領,嚴守港口。
沈祿、蔣廷昌高聲地說:末將遵命!
戚繼光說,我們新水師剛剛造好戰船,倭寇就又來襲擾,據報,時下在寧波、紹興外海幾個島嶼上,倭寇集結了五十多艘船,三千多人,即將進犯台州。我們能容許嗎?
眾將士喊,不能!
戚繼光說,我們有了強大水師,我們將主動出擊。今日誓師後,就去海上掃蕩倭寇。有沒有為國為民捐軀之精神?
底下將士齊吼,有!
戚繼光親舉令旗,大聲下令,所有戰船,編隊出海!
戚繼光親自點燃號炮引信,“轟”的一聲巨響後,又是一陣連續的號炮聲,大小戰船在一片“起錨、升帆、正舵”的號令聲中,威風凜凜地揚帆出海了,一時,戰船帆桅遮蔽了海麵,百姓歡呼聲雷動。
義烏兵的訓練和四十多艘戰船下水,這對倭寇來說,是個災難性的消息。
宋朝舉通過管家牛三省到龍興寺上香的機會,又把一張紙條塞到“無憂禪定尊者”屁股後頭。
這情報兩天後到了寧波外海島嶼倭寇聚集地。
肥前、毛海峰、肥後等倭寇又在這裏聚集了五十多艘大蒼船和小焦艇。
毛海峰對倭寇頭目說,剛接到情報,戚繼光的水師誓師出征了。在毛海峰看來,這事非同小可。
可肥前不以為然,認定他們官軍水師不行、不足畏。
那是老黃曆了。毛海峰憂心忡忡地說,這次不能小看,他們新造了四十四艘戰船,大福船比咱們的大蒼船大得多,又操練了新水師,不能掉以輕心。
肥前問,那我們怎麼辦?好容易又集結起來了,再散開?
毛海峰提議,我們不妨避實就虛。肥後不明白怎麼個避實就虛?
他們不是到海上來了嗎?咱去攻他陸地。毛海峰已得了準確情報,戚繼光在寧波,他的老窩新河隻有些老弱殘兵把守,我們去攻新河。
肥後不以為然:一個衛所能有多大油水?
肥前支持毛海峰,他說得對,新河是參將駐防地,他若把老巢丟了,那可丟大人了,朝廷非把他撤職問罪不可。他想兵分三路,從健跳、新河和桃渚三處登陸,讓戚繼光顧東顧不了西。
肥後問,現在戚繼光在哪裏?
毛海峰回答得很肯定,在象山。
一聽說在象山,肥後有點擔心,怕壞事,山田那幾十條船就快到象山了,這不是撞到網裏了嗎?
肥前火了,不是告訴你,不要流竄式行動嗎?你怎麼又把山田派出去了?
肥後狡辯說,有線人來報,象山糧倉新收了幾萬石糧,就想搶點給養。倭寇在海上人吃馬嚼,一年也得消耗幾萬石糧,如今快鬧糧荒了。
毛海峰說,那也顧不得他們了,能搶來糧食更好,聽天由命吧。他們攻打象山也好,反而能吸住戚繼光的主力。其他各股,是不是就這麼定?分三路出擊?
肥前便發令,各股帶足糧、水,馬上登船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