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一
董狐狸、長昂隻帶百餘騎殺透重圍,僥幸逃脫。
他們退到一片沼澤地,個個都氣喘籲籲,馬也渾身是汗,口吐白沫,董狐狸還想鞭打坐騎,那馬卻咕咚一聲倒地,全身抽搐幾下便蹬腿而亡。
董狐狸一屁股坐在泥水中,說,這是天喪我呀,讓我敗在戚繼光手裏。
長昂從騎兵手裏又牽過一匹馬來,勸叔叔快走,這裏不能久停,明軍很快會追上來。
董狐狸隻得垂頭喪氣上馬,他們向前走了不遠,過了個小山坡,前麵出現斷續的、長滿蒲草、蘆葦的水窪,一直延伸到天邊,白亮亮一片,像無數個閃光的魔鏡。
前麵的騎兵剛涉水,就有好幾匹馬腿陷進了沼澤,越打馬越陷得深,泥塘直冒氣泡。
長昂大叫,不好,這是爛泥塘!怎麼誤入此地?快退!
董狐狸的坐騎也在下沉,那馬越掙紮沉得越快,很快連馬鞍子都沒了。他也顧不得已陷到脖頸的馬了,好歹爬出來,已是渾身泥漿。
一片喊殺聲從山那麵隱隱傳來,董狐狸驚恐地回眸,地平線上已見煙塵和明軍旗號。
董狐狸一屁股坐到地上,前有沼澤,後有追兵,完了,恐怕逃不過這一劫了。
戚繼光剛回到中軍帳,陳子平、朱鈺就押著長禿進來,長禿不肯跪。陳子平踹他腿彎,長禿跪下又起來。
戚繼光卻上去為他鬆了綁。
長禿很感意外。戚繼光問,你是長禿啊,還是長昂?
長禿回答後,戚繼光說要放他回去,問他,和他哥哥董狐狸下次還來犯邊嗎?
長禿沒等回答,聽帳外傳來一陣喧嘩聲。戚繼光讓沈四維出去看看,為什麼喧嚷?
沈四維剛出去,就帶胡守仁、陳子平進來了,胡守仁抱拳道,報告總兵大人,賊酋董狐狸和長昂無路可逃,現帶一百多人來投降!
戚繼光大為驚訝,忙起身。他叫人先把長禿從側門押出去。
這可是沒想到啊。沈四維悄聲問他打算怎麼辦?
按常例,或就地斬首,或進京獻俘,請朝廷發落。
沈四維問他選哪個?戚繼光在帳中轉了一圈,很有幾分猶豫。他自言自語地說,殺降,可就不太妙了。
這有什麼可猶豫的?降了就不殺?所有的將領都大為不解。王如龍說,難道還能放虎歸山嗎?
朱鈺深怕戚繼光心軟,言辭更激烈,這董狐狸反複無常,放了他,過幾天又來騷擾!
胡守仁也怕戚繼光動搖,勸戚繼光三思,北部邊患直接威脅京城安全,從明成祖時起就成了朝廷心腹之患,好不容易抓了敵酋卻又放了,萬一朝廷怪罪下來,不好說吧?
陳子平也說,董狐狸並不想真降,他們陷進沼澤絕地,後有追兵,想活命,是不得已的緩兵之計。
戚繼光問沈四維,你看呢?
沈四維的看法與別人大相徑庭,如能感化,放了最好,與他們本應和睦相處,相互貿易、互利互惠,北部邊境也才能長治久安。
戚繼光聽了,拈須而笑。
萬一放了,他們明年糾結新兵再來呢?這不僅是陳子平一個人的擔憂,他道出了許多將領的心聲。
沈四維笑了,她認為完全可能。不然,諸葛亮就不用七擒孟獲了。
戚繼光眼一亮,虧她這時候想起了諸葛亮,諸葛亮心胸博大呀,屢捉屢放,就是感化、安撫,終使邊疆長治久安。殺,最簡單不過,但不是上策。這一刹那,戚繼光已有了定盤星,他十分感激地看了沈四維一眼,就請胡將軍帶董狐狸、長昂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