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水(一) (2)
從楚王莊到聚香街有整整九裏沙土路,路的右邊雖然都是大山,可左邊卻總在丹湖岸上繞,這就使這條路還能騎自行車。暖暖坐在青蔥嫂騎的自行車後座上,一邊聽著她粗重的喘息,一邊看著四周無邊的黑暗。路邊的秋蟲先還叫得很歡,可一聽到自行車響,就緊忙停了嗓子。想起昨天傍晚還在人聲喧攘燈火輝煌的北京城,今夜裏卻在這寂無人聲黑得可怕的小路上,暖暖心裏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這完全是兩個世界呀!
青蔥嫂的喘息越來越重了,暖暖心上有些不忍,輕了聲說:嫂子,我來騎一會吧,你歇歇。
沒事。青蔥嫂騰出一隻手去衣袋裏掏著什麼,之後刹了車,伸手過來把一個溫溫的紙包放到了暖暖手上:你好好坐在車後歇歇,你從北京上車時肯定心裏很急,這一路上又是火車又是汽車又是船的,還不是忍饑挨餓?到家就又走,還能不累?那個餅裏夾著雞蛋,先墊一下饑,到聚香街上再買吃的。
暖暖捏著那餅,眼眶一熱,有兩個淚珠跟著落在了衣服前襟上。在暖暖所交的女友中,青蔥嫂是最值得信賴的一個。其實青蔥嫂的男人長林和暖暖家並無血緣關係,暖暖和青蔥嫂好,完全是因為兩個人脾氣相投。青蔥嫂是五年前從鄰村嫁過來的,她因為脾性好樂於助人且又會繡花編筐,很快就讓暖暖喜歡上了。在暖暖沒去北京打工的那些日子裏,她得了空就往青蔥嫂家跑,啥心裏話都願給青蔥嫂說。
對嬸子的病你不要太焦心,我聽說這種病如今已經能治好。青蔥嫂勸道。
唉。暖暖歎了一句,娘的命可是真不好。
你這兩年在外邊,對找對象的事是咋想的?碰沒碰見個合意的?青蔥嫂邊蹬著車子邊問。
沒,我在的那個保潔公司很小,沒見有啥像樣的小夥;再說,在外邊隻想著多掙錢,對這事真還沒有時間去細想哩。暖暖望著路邊那淡白色的湖水答。
可別騙你嫂子,甭到時候突然把一個帥小夥領到我麵前,嚇我一跳。
騙你是狗。
對咱村的開田,你拿沒拿個主意?
他……暖暖猶豫著一時不知該怎麼說。開田也是楚王莊人,姓曠,是暖暖自小的玩伴。暖暖記得最初和開田認識還是在一個秋天隨娘去淩岩寺上香的時候。在楚王莊,去淩岩寺燒香最勤的,除了暖暖她娘就是開田的娘。暖暖娘燒香勤是為了讓佛祖保佑暖暖爹在丹湖裏打漁不出事情。開田娘燒香勤則是為了地裏的莊稼,開田家是那種一心種地的人家,為了保證地裏有個好收成,開田娘不僅要在年節裏去給佛祖叩頭,春種、秋收、夏播前,也都要去寺裏送個香火。就是在淩岩寺的大門前,暖暖第一次和開田見了麵。她記得他們兩個人當時都拉著自己娘的衣襟,一齊隨著上香的人流向大門裏進。在娘和開田他娘打招呼的時候,她看了一眼開田,那一刻開田正把一小塊水果糖塞進嘴裏,兩隻眼新奇地看著山門。你頭一回來?暖暖問。開田因為當時嘴裏有糖塊而隻是笑了一下,不過他很快又伸手從嘴裏把糖塊拿出來,說:俺娘說娃娃太小寺裏的和尚爺爺不讓進寺門。為啥?暖暖驚奇了。怕把尿撒到佛堂裏。開田說完就又把糖塊塞進了嘴裏。暖暖笑了,說:俺跟娘來過好多回了,一次也沒尿過。邊說邊看著開田吃糖,不自主地吞咽了一口口水。糖,甜嗎?她又問,盡管她知道這樣問有饞嘴的嫌疑,可是她仍然沒能忍住,她已經有許久許久沒吃過糖了,每次她對娘暗示她想吃糖時,娘總是說:吃糖頂啥用,有那點錢還不如買點鹽哩。甜!要不你嚐嚐,俺娘給俺買了三塊糖。開田邊說邊從衣袋裏又掏出一塊糖遞到了暖暖手上。暖暖遲疑了一瞬,接下了。當她將糖塊上的紙剝去填進嘴裏的時候,她飛快地看了一眼娘,還好,娘沒看見。這是暖暖覺得最甜的一次上香之行。也是因此,她記住了開田,記住了這個秋天。在此之前,暖暖一直不願和娘一起到淩岩寺上香。不願的原因就是心疼東西,每次看見娘把家裏不多的一點白麵蒸成供香饃送到寺裏擺到佛祖像前,把家裏賣雞和雞蛋換來的錢買成香、裱在寺裏的香爐裏燒掉,她就心疼得難受。就想:還不如讓我吃了供香饃耐餓,給我買了糖塊解饞哩。有一次,她把這想法給娘說了,一向不發火的娘啪地在她屁股上打了一把掌。娘生氣地說:不送供香饃,不燒香和裱,不去寺裏祁願,佛祖會保佑你?!為了她這話,娘那次在大殿裏的佛像前多磕了幾個頭,邊磕頭還邊向佛祖道歉:娃兒小,不懂事,你老可別怪罪她……從楚王莊到淩岩寺,足有三裏地。每次娘拉著她走到寺裏,都把她累得夠嗆,有時娘也背她一程,可她心疼娘,不想聽娘那粗重的喘息聲,總是沒背多遠就要下來自己走,走到寺裏累不說,關鍵是餓。有一回,她餓得實在受不了,就趁娘擺好供香饃去別的殿裏磕頭時,偷偷上前拿起一個供香饃掰了一塊,躲到殿外吃了起來,她正大口吞咽吃得痛快,娘過來看見了,立時嚇得變臉失色,娘流著眼淚說:你個貪嘴的東西,這回佛祖是肯定要怪罪了,你這輩子裏要是遇到啥不順的事,你可不能怨娘了!暖暖當時因肚子不餓暗暗高興,就小了聲對娘說:你別叫出我的名字,佛祖就不知道我是誰,那樣,他就是想怪罪也找不到我的!娘照她的頭上狠敲了一記,氣恨道:佛祖是那樣好欺瞞的?天下哪個人的事情他不曉得?別說你的名字,就是你的命都在他手裏捏著哩!……就是從這次吃糖的上香之行起,暖暖和開田平日才在一起玩了,彼此才知道原來兩家都住在楚王莊裏,莊子太大,開田家住莊子中間,暖暖家住莊子南頭,兩個人過去竟不知道對方。倆人在一起玩的時候一多,對對方的了解也就多了。開田知道暖暖她爹楚長順平日總駕條小船在丹湖裏捕魚;暖暖知道開田他爹曠包穀是種地的老把式。暖暖還知道開田的飯量大,能吃,動不動就覺肚子餓,而且夏天是不穿衣服的,每頓飯吃完,肚子總圓得像一個大西瓜,走路都一晃一晃,大人們用指頭敲敲他的肚皮,發出的聲音和敲西瓜時差不多一樣,他隻要稍一走快,那肚子搖晃得好像就要掉下來。暖暖有時也怯生生地走上前,用指頭小心地摸摸開田的肚皮。從這時起,暖暖因擔心開田肚子餓,常會偷偷地從自己家裏給開田拿饃吃。開田隻要一看見饃,不管肚裏多飽,都會毫不客氣地接過來,三下五去二地全吃掉。暖暖後來上學的時候,剛好和開田分在了一個班。兩個人上學時一起走,下學時一起回,關係越加地好起來。上學下學的路上,兩個人玩得很開心,夏天,他們一起逮螞蚱,評論著哪隻螞蚱蹦得遠;冬天,他們一同堆雪人,商討著用啥給雪人當眼睛;春天,他們到處摘野花,比較著哪種花朵戴在暖暖頭上最好看;秋天,他們去玉米地裏折甜稈,直吃得嘴上起了泡。兩個人還互相關心,暖暖家裏做了好吃的,總不忘給開田帶一點,有時是一個熟雞蛋,有時是一個肉包子,有時是一塊炸鯉魚,有時是一截煮玉米。開田家裏更窮些,拿不出別的東西,他就總記著用一個空酒瓶裝些湖水拎到手裏,一當暖暖說渴,他就遞過去;有時直到放學了暖暖還不渴,開田就讓暖暖用瓶裏的水洗手,他捏著瓶子慢慢地倒,暖暖對著細細的水流仔細的洗,直把兩隻小手洗得紅紅潤潤幹幹淨淨。考上初中,兩個人都長高長大了,就不好意思再像過去那樣親密,上下學的路上不敢再形影不離,常常是一個在前走,一個在後跟。有時倆人離得稍近些,莊上別的學生娃就會嘻笑著叫:“搞對象了──”嚇得他們又趕緊分開。表麵上兩個人好像生分了,其實內心裏仍像過去那樣近。有時暖暖給開田帶了吃的東西,她會用一條手絹包好,趁別人不注意,放在路邊的一棵榆樹樹叉上,她再在樹下做一個舉手摘樹葉的動作,走在她後邊的開田就會看明白,就會很準確地去樹叉上拿到東西。兩個人那時經常在一起交流長大後的誌願,暖暖說她想當個教師,教一群小學生;開田說他想當一個鄉長,管上個十幾萬人。快上高二的有天傍晚,放學回家的開田反常地走得很慢,走在後邊跟他保持一定距離的暖暖估計他有事,就也放慢了步子。待其他的學生都走遠之後,暖暖趕上前,開田這才哽噎著告訴他,他爹因為趕著犁地,打牛太狠,氣極了的牛就回頭把他的兩條腿抵斷了,他不能再上學,要幫爹幹活了。跟著又從書包裏掏出鋼筆和本子塞到了暖暖手裏說:這些我用不著了,你拿去用吧。暖暖當時含淚攥住開田的手,一時不知該怎麼安慰他。暖暖那時暗下了決心,一定要好好讀書,爭取將來考上大學,然後再想法給開田些幫助。可惜,事情並沒按她的心願發展。高考時她落了榜。娘陪著她去聚香街中學門前看紅榜,暖暖在榜上找了半天也沒找到自己的名字,驚得她好久沒有挪動步子。對此,娘倒沒怪她學習不好,隻說這肯定是佛祖給的報應,他老人家保準在記著你偷吃他供品的事,他生了氣可不是鬧著玩的,你娃子自做自受,老老實實在家跟你爹下湖打漁吧。娘說完,第二天就提了香、裱和供香饃去寺裏磕頭表示甘願受罰。暖暖原有的希望破碎之後,先是跟著爹打了一年魚,之後,就堅決地要求出門打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