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你好像很多時候都不太懂這個時代的物價,讓你自己走走,也好。”
李承顧解釋著。
他早年雖然跟秦素芬相處過,但到底沒有深入的交流,根本不太了解秦素芬的為人。
如今和秦雅這段日子處著,才發現她雖然聰明,但是無論對於物價,還是這個時期的格局情況,都不甚清楚。
秦雅也曉得他說的是實話,便也沒有再多說什麼,兩個人又逛了一些鋪子,買不買東西倒是其次,主要是讓秦雅了解一下物價。
一路上走走停停,逛的地方也不算少,到了晌午時分,李承顧便帶著她到一個路邊攤吃飯。
擺攤的老人約莫四五十歲的年紀,馱著背,在街口的拐角處擺了一張桌子,拿了一個火爐,賣一些自己做的吃食。
秦雅數了一數,種類還不少。
有雲吞、餛飩、春卷、麵條、小籠包子……等等。
李承顧要了一籠包子,兩碗餛飩,給了秦雅一碗,自己麵前擺了一碗。
老人的吃食雖然算不上多麼驚豔,但好在分量大,吃完了也可以再添,因此生意倒還不錯。
一會兒的功夫,就來了幾個漢子,和他們拚桌吃飯。
為首的漢子一臉絡腮胡子,嗓門也大,和身邊的人說話道:“他娘的,一到冬天這日子就不好過,那些噠子們還來邊境騷擾,搞得朝堂又要開始抓壯丁去打仗了。”
“誰說不是呢,我家裏那口子才剛懷上,這一走沒個幾年鐵定回不來,到時候娃生了是男孩女孩都不曉得……”
“有個娃就不錯了,你還挑個什麼,我可是九代單傳,到現在連個媳婦兒都沒娶,就怕萬一戰場刀劍無眼,出點兒什麼事情,我們家豈不是要絕後了……”
幾個人要了大碗寬麵,吃了一碗後還讓掌櫃的添了第二碗。
李承顧看似在吃餛飩,實則一直在留心那些人說話。
每年到了年關,噠子們都會去邊境騷擾一番,因為遊牧民族沒有種糧食的習慣,他們都是靠牛羊馬匹賺錢,一到冬天糧食短缺,人都吃不飽飯,何況牛羊等畜牧。
為了能吃得飽東西,隻好來中原大肆掠奪邊境。
朝堂也拿那些人無可奈何,每年到了這個時候,都派出去一堆人鎮壓,但往往收效不大。
畢竟這些人都有馬匹,來的快去的也快,又不戀戰,搶完東西又跑。
在馬背上中原人沒多少能打得過他們的,隻得被迫忍受他們的騷擾。
“大爺,飯吃好了,錢我給您放桌子上了啊。”
看秦雅吃好了,李承顧起來拉著她離開了桌子。
從吃完飯李承顧臉色一直都不太好,顯然是一副有心事的模樣,秦雅知道他也沒心情逛街了。
粗略估算了一下,過年的東西都買的差不多了,便開口說道:“要不今天就到這裏吧,我們先回去如何?”
李承顧也點了點頭,“回吧。”
一路上李承顧話也不多。
秦雅猜測著,許是跟方才那幾個大漢說的事情有關,她想了想,給李承顧說道:“你是在擔心邊關的事情嗎?”
他是從戰場上下來的,難免會在意這些事情,秦雅猜測的也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