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秦雅率領眾人浩浩蕩蕩的把紅薯挑去了河邊清洗幹淨,再拿回來倒在院子裏頭晾著。
為了避免太多不容易放,秦雅打算分為四種做法。
第一種,就是把皮刮了,挑出一部分放在大鍋裏頭蒸熟,然後用東西搗碎,全部搓成大小合適的丸子入了油鍋一炸,以二十一世紀過年時吃的油糕做法,炸出來金黃綿軟,表皮酥脆內裏卻綿軟彈牙;
加上紅薯本身自帶甜味,既好吃飽腹感又強,幾乎一出鍋就被眾人搶著吃了不少。
第二種,則是把紅薯剝皮曬幹後,碾磨成白細的粉狀,俗稱紅薯粉,用來熬粥吃,維持每天的飯食;
第三種,把紅薯曬成紅薯幹,平常可以給這些孩子們做零食吃;
最後一種,秦雅別出心裁,用野菜和紅薯一起,蒸製成紅薯糕,出鍋後放涼切成條狀,可以伴著粥當做涼菜吃。
做完了這些,秦雅便把去那些有白嶗山地的人家裏頭談收購的事情交給了李承顧。
李承顧畢竟是村子裏的人,也是當兵回來了,眾人不敢跟他耍心眼,這種事情由他出麵最好。
兩個人私底下談妥後,秦雅把今天典當來的十五兩銀子全部給了李承顧。
“這些銀子,你盡量能多買一些最好,白嶗山這個地方別人不稀罕,我可稀罕的緊。”
李承顧愛極了她這些耍聰明的樣子,溫柔的撫著她的臉頰,輕笑道:“好,等著我帶地契回來給你吧。”、
日頭慢慢的從屋子上頭移了下去,不一會兒天色就已經擦黑了,李承顧也披星戴月的從屋外頭進來。
他也不負秦雅所托,一共走了二十多家,用十五兩銀子,買完了整個白嶗山的地。
時下的人們對農耕最為重視,因此地也是最貴的,何況李承顧買的是死契,這些地皮折算下來一畝也就二錢銀子,遠遠低於市場價。
其主要原因還是白嶗山這個地方過於荒廢,眾人都沒有在白嶗山種過莊稼,反正荒廢著也沒用,既然有人收,索性就賣了出去賺點銀子補貼家計。
一般一畝地的價格要到兩三兩銀子,這次的地買的是真的賺。
晚上秦雅偷偷躲在炕上和李承顧咬耳朵。
“要是我們以後發財了,那些人後悔怎麼辦……”
“瞧你這財迷樣兒。”
李承顧寵愛的刮著她的鼻尖。
“別說這些地都是那些人自願賣的,何況你也幫助了村子裏人不少,又是賣鯽魚又是賣田螺,讓她們賺到的錢遠比這些地裏的糧食多,她們聽說是你要地,都二話不說把地契給我了。”
“真的嗎?”
聽他說的這麼容易,秦雅都有些詫異。
“你啊!太低估自己的能力了,也低估了你在大家眼裏的分量,村子裏的人雖說蠢笨了一些,可都是些樸實的人,誰給了他們好處他們都會記得的,不然你看咱們家收留了這麼多人,為什麼外頭沒人說閑話呢?”
李承顧給她慢慢說著。
秦雅也好奇,原以為村子裏的人肯定會嚼舌根,卻沒想到眾人在家裏頭住了這麼久,村子裏也沒人說什麼閑話。
原來症結是在這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