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安了下來。
但一直隻出不進卻是不行的。
於是秦雅和眾人商量了一下後,決定按自己原先的計劃,在省城裏頭盤一間鋪子,用來做成衣生意。
主意敲定後,就由李承顧陪著秦雅先出門看店鋪。
兩個人都是人精,沒有找那種需要人介紹賺差價的地方,而是選擇自己在街上尋找。
秦雅對此心裏有一番自己的主意。
“我們雖然有手藝,可是在此之前誰都沒做過生意,既然想要開鋪子,也該看看如今的成品鋪子都是什麼樣的?”
李承顧對此沒有意見。
“我都聽你的,你決定。”
二人一拍即合,當即去了目前省城最有名的成衣鋪子——“霓裳坊”。
據悉霓裳坊開了有十多年,不算是省城時間最久的店鋪,但自從霓裳坊開張之後,省城所有的店鋪都被明裏暗裏吞並,久而久之,霓裳坊就成了一家獨大的姿態。
李承顧和秦雅在霓裳坊對麵的茶樓裏頭,點了一壺茶二人對坐在二樓靠窗的那個位置。
這個角度是距離霓裳坊最近的,能夠很清楚的看到霓裳坊的客人往來,經營模式。
第一日,秦雅發現霓裳坊出入之人皆是非富即貴,由此可見,霓裳坊是隻做富貴人的生意,裏麵的東西價格也自然是尋常人難以承受的。
“既然霓裳坊走的是高價精品,我們可以嚐試壓低市價,薄利多銷。”
秦雅思考之後,給李承顧建議道。
“這倒是個法子……”
李承顧沒有表示拒絕,但卻有些欲言又止。
秦雅問了句:“你是有別的什麼想法嗎?”
“想法談不上,但是小雅,你有沒有考慮過,為什麼霓裳坊身為省城第一的成衣鋪子,卻不做平價生意?”
對於前世就是公司總裁的秦雅而已,這些自然難不倒她。
“因為高價本身就是一個噱頭,人們在選擇一樣貨物的第一時間首先看到的就是價格,對於有的人而言,她們的認知中隻接受好東西等於高價,而高價自然出精品,根本不相信物美價廉這句話會存在於現實之中……”
秦雅用李承顧能理解的方式和他解釋著這些商業知識。
“你明白就好。”
李承顧先是肯定了她的說辭,再繼續補充道:“既然如此,我們走薄利多銷,某種意義上而言,就相當於被擠出上流圈子,隻做平民所需,而這與你一開始的理念背道而馳。”
秦雅想做成衣鋪子一開始是為了賺錢,後來就有了更深一層的想法。
尤其是舉家搬遷到省城後,她隱隱是有打算將這作為一個起點,最好能接觸到一些有能力的人,她對這個時代的政治格局目前毫無了解,但是如果李信兒打算考科舉走仕途的話,她希望自己可以給兒子鋪平這條路。
秦雅雖然以前是個商人,但是從李信兒走仕途開始,他的家人就不能僅僅隻是商戶,秦雅必須為自己的兒子考慮未來。
以此作為起步,去接觸有能力的達官貴人,可以更穩妥的給兒子保駕護航。
“承顧,我明白你的意思,但便宜不意味著質量差,我會用我的手藝證明,我的衣裳是能登上大雅之堂的,我希望做出來的東西既可以滿足勞苦大眾的日常所需,又可以出入宴會廳堂,這不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