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確定風嵐對李承顧是一個很重要的存在,那麼,他若是對風嵐做出什麼事情來,李承顧應當絕對不會袖手旁觀。
這兩年,風嵐縣一直沒有受到戰事的侵擾,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徐華沒有和趙國那邊做出決定。
他一直都有和趙國起戰的意思,之前永定王偶爾清醒的時候,一直想要和趙國求和,這偏偏是徐華最不齒的事情。
他這個人,本質還是好戰的。
這次為了試探李承顧,他決定先和趙國起一場小小的戰事。
於是過了兩天,在朝中大臣的眼中,是永定王的決策出錯了。
邊境那塊地方,兩國一直是商量好的,趙國稍微占了秦國一部分的地盤,這也是之前兩國交戰求和的條件。
可是永定王不知道發了什麼瘋,忽然要讓風嵐將自己的地盤重新擴展開了,要讓趙國將之前的地盤還過來。
要知道,李承顧離開之後,秦國就基本上沒有善戰的將軍了。
之前有永定王帶領,一切事情都還看得過去,可永定王逐漸糊塗之後,李承顧也辭官回家,每一次戰事都隻有求和的份。
永定王這個決定,無非又是要將秦國再一次陷入危險之中。
大臣們這次比上次還要更加激動,一個個都想上書給永定王,讓他撤銷之前的決定。
當然,這些消息都被徐華給攔截下來了,他就是下定了決心,要逼著李承顧出手。
永定王的決定傳到風嵐,戍守的將士遲遲不敢按照他的決定去做,誰都知道,這一出擊,非死即傷,損失的都是他們這邊的人手。
可他們遲遲不行動,兩月內,永定王那邊催了數十次。
將士們無奈之下,隻得自己先去行動,試著讓人去和趙國的人商談。
這商議的結果,也是在將士們的預料之中的。
趙國要還回來土地,肯定是要得到更加多的利益才是。
那邊要讓秦國給他們每年上貢十萬兩銀子,才肯將那些土地還回來。
風嵐縣的人再將消息傳遞到京城,得到的答案就隻有一個字:“打。”
這一來,將士們即使再如何不情願,那也隻得硬著頭皮上了。
李承顧得到消息的時候,不晚。
榮將軍早就告訴了他這相關的事情,他也一直在關注京城的動態,想要知道徐華最終的決定是什麼。
其實他這次事情一出,李承顧就猜到了徐華的目的。
兩方試探了這麼久,徐華都沒有得到李承顧的真實實力,他肯定是要破釜沉舟試一試的。
李承顧對此,還算是平靜,徐華先沉不住氣,那就代表他暫時已經贏了。
秦雅在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就已經在讓人準備糧食。
之前的糧倉還在不斷的充盈,就是為了戰爭做準備。
果然,一月之後,秦國正式向趙國開戰。
榮將軍主動請纓,就是為了保護秦國的周全。
李承顧和秦雅此時,也已經做好了前往風嵐縣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