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影後帶來的幾頭小牛,博得了孩子們的關注。在孩子們心中,牛是一種善良的動物,這種思想是大人的傳授。
或許是因為華國經曆過農耕文明,農耕文明中人類最重要的幫手牛,是不可缺少的存在。即使新時代沒有牛發揮勞力的餘地,華國人的基因裏,世世代代帶著對牛的喜愛。
小區的住戶見過水牛的不少,近些年很少見到了。如今瞧見幾頭乖巧的牛犢,圍著它們追憶往昔歲月。
小牛被人圍觀不害怕,低頭慢悠悠的吃地上的青草。有一頭小牛甩甩尾巴,一坨熱氣騰騰的牛糞落在草地上,圍觀的住戶後退幾步。
主管發愣的時候,王飛虎提著鐵鍬跟竹筐上前,樂嗬嗬的說道:“瞧這坨牛糞的顏色,小牛吃草呀,生活水平不錯。”
王飛虎麻溜的鏟起牛糞,放入裝著草木灰的竹筐中,笑嗬嗬的說道:“孩子們瞧瞧這就是牛糞,能做肥料,在草原上能做燃料,還是屎殼郎的口糧。”
林老爺子回過神,好笑的說道:“昨兒你說缺肥料,合著打牛糞的主意。好幾頭小牛呢,今天的牛糞肯定不少,你用不完給我分點兒唄,我那小菜園子需要施肥。”
王飛虎不樂意,辯解的說道:“我今天當鏟屎官,多幸苦的活兒,鏟的牛糞我用得完。”
周圍的住戶回過神,不等他們大清早犯惡心呢,牛糞搖身一變成為好東西。
陸影後吃過早餐,不著急去找小牛,牽著朵拉的手去找苗翠花。
在後院找到勤快拔草的苗翠花,陸思月有一陣子沒來後院,看著打理整潔的菜園子,佩服苗翠花種菜的手藝。
“翠花你拔的草別扔,我帶了幾頭小牛來小區,讓孩子們見見水牛,野草它們愛吃。”
苗翠花起身擦擦手,驚喜的說道:“是農場養的小牛吧,上回聽說林教授要養牛,我以為是開玩笑呢。我這就拿竹籃,給它們裝些青菜。”
苗翠花生活在小山村,在那裏牛是山裏人的好夥伴,苗翠花家裏現在依舊養著牛。她對牛的了解,比山外的人多。
陸思月知道苗翠花對牛看重,笑著說道:“翠花你對水牛有了解,一會兒請你給孩子們上課,講講關於水牛的知識。比如它們愛吃什麼,有什麼生活習性,我希望孩子們多多了解水牛,也希望人類不要拋棄水牛。”
讓H市人養牛,這是天方夜譚,不過讓孩子們喜愛牛,這一點可以做到。小區裏的孩子家境不差,他們對水牛有善意,日後水牛生活空間或許能多一分。
苗翠花鄭重的點頭,開口說道:“我知道了,我從花田村出來,沒見過幾頭牛。不說養牛了,養豬養羊的人家很少。”
陸思月歎口氣,還記得小時候瞧見放羊的老人,老人跟著幾隻羊後麵慢慢走,如今這幅畫麵難以見到。
“時代變了,普通人為錢勞碌,不需要種地維持生計。不說孩子們,我瞧大人聽說小牛要來,一個個很開心,牛這種生物很難讓人討厭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