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就是。我們敢向中央保證,一定在預定的時間內把我們自己的氫彈爆炸成功。像以往的每一次會議一樣,王淦昌覺得他手下的這批年輕人太有希望了。
好,我們向中央報告,以求盡快投人原理研究。同時也把實驗迅速開展起來,同步進行,一旦有突破,合二為一,時間就能搶出來了。王淦昌說。
聽說法國的戴高樂要當氫彈老四,我想我們絕不能當老五,爭取把戴高樂比下去!鄧稼先的話又引起了一片歡欣鼓舞。
王淦昌每每在臨睡前都要向理論部方向望上一眼,每一次他看到的都是通明的燈火……太晚了,大家要注意身體。好幾次他實在不忍心,進屋動員年輕的科學家們早點休息,但每一次都被趕了出來:王院長,您都快60歲的人了,還常年呆在戈壁灘吃沙子睡帳篷床,我們加點班開個夜工,還不是受您老影響?什麼時候戈壁灘上見不著您的身影了,我們才敢偷懶呀!
有這些好小夥,中國還愁幹不成上天人地的事?王淦昌常常被這些聰明絕頂而又可愛的小夥子們所感動。但是科學畢競不是小兒的玩藝,核科學更不用說了,它是一門新科學,根據當時的實際,中國的戰略家們在周恩來總理直接指揮與組織下,采取了龍頭三次方合成作戰的戰略步玀。當時王淦昌他們有兩種考慮:一是熱核聚變,如美國的氫彈試驗裝置用的就是一個很大的固定體,進行熱核聚變就算完成了氫彈試驗,這對王淦昌來說比較熟悉,他在研製原子彈時就成功探索了激光慣性約束核聚變,其本身就包含著這方麵的突破;還有一種意見就是直接研製出能裝上導彈頭的氫彈。後來周恩來總理綜合各方麵意見,提出了氫彈試驗也要像原子彈那樣小型化的見解,因此,王淦昌、朱光亞時任副院長和鄧稼先、周光召、於敏等統一了研製方向,即不求大而求爆的戰略決策。
當時碰到第一個難點是關於氪彈爆炸的熱核聚變的核數據掌握不廣,因為沒杳核數據的理論探索就等於大海撈針。為此女物理學家何
澤慧率三十多位科技人員,在王淦昌的另一位弟子丁大釗教授等曾進行過的輕核反應研究基礎上,苦戰半年,成功獲得了相應的核數據。同年9月於敏率領的一支小分隊在上海計箅機所不分晝夜,戰鬥100天,發現了氫彈的熱核材料自持燃燒等方麵的關鍵性原理,為整個氣彈試驗開辟了一條光明道路。
於敏兄,太感謝你了!你為我們整個氫彈試驗找到了一扇可以通向勝利終點的大門,哈哈哈,我太高興了!太高興了!鄧稼先得知消息後,專程飛抵於敏處,當他見到於敏後擁抱住這位好搭檔!興奮得像個大孩子。
哎,稼先啊,我們都是上了年紀的人,你這個樣,我們都會嚇出毛病來呀!後來鄧稼先在向周恩來總理彙報此次氫彈原理研究成功時,由於太興奮與緊張,竟然臉色蒼白,連手都在發抖,害得周總理趕緊給他解圍。
我能不激動嗎?數據和原理這一關過了,就等於我們可以大踏步向實驗的方向前進了!我又可以為不遠的勝利而喝它個大醉!事後,鄧稼先在王淦昌麵前分辯道。
王淦昌特別欣賞自已的這位得力助手,他本人不善言談,可鄧稼先是位豪情噴湧的科學家,所以他從心眼裏喜歡鄧稼先!於敏他們給我們整個研究工作帶來一個喜人的突破,這個開頭好。你和光召同誌要抓緊從另——條路子人手,對已經取得的成果進行計算論證,這樣我們才能從根本上攻克熱核聚變原理。王淦昌不愧是個站得髙看得遠的大科學家,他要求鄧稼先這樣做的目的,可以使中國在熱核聚變理論的研究領域超越西方國家的老路子,從而為中國以後的核武器研究工作擺脫許多被動局麵。
鄧稼先不負眾望,很快另辟蹊徑,並和於敏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著名的鄧一於理論方案。
直接進行多級熱核試驗。經周恩來總理批準,王淦昌他們又開始了新一輪氫彈試驗。
由於氫彈的原理比原子彈複雜得多,雖然鄧稼先、於敏他們把熱核聚變原理的研究完成了,但從原理到實驗、到核爆炸成功,這過程又是極其艱難和搜長的。王淦昌是實驗高手,但氫彈試驗卻讓他費盡心思。首先是那個核裝置本身就夠他動足腦筋的。假如能用不帶核反應的冷試驗解決的問題,都用冷試驗解決,這樣來提髙熱試驗的成功率,盡可能減少熱試驗的次數。這是他日夜思考的問題。王淦昌多次從周恩來總理的口中得知:為了進行核武器試驗,政府和全國人民都在勒緊褲腰帶。王淦昌懂得,在試驗中多動用一個核反應堆裝置,等於把幾萬、甚至幾十萬人的口糧剝奪了,因而他比別人想得更園多。
搞核試驗的人都清楚,冷試驗的卜次效果可能就隻抵一次熱試驗。為此王淦昌帶領大家付出了比原先多出幾倍甚至幾十倍的艱辛。正足在次次冷試驗中,王淦昌他們很快解決了引爆設計中的許多關鍵技術。與實驗中得到的技術再到鄧稼先他們的理論研究之中進行回爐後,幣個氫彈研究工作便進人實質性的研製程序。
氫彈試驗實在太複雜,從熱核材料的部件研製到產品設計、爆炸實驗、再到物理測忒,每一個環節都得王淦昌操心。他早出晚歸,奔波在幾千裏基地上,從細微的一個計算題到頂天立地的一個鋼鐵裝賈,他都要過問。
當年與王淦昌並肩戰鬥在羅布泊的同誌告訴我,王老頭除了工作和技術,其他什麼都不在乎。穿的也是綠軍裝,住的也是帳篷,睡的也是木板床。雖然中央有指示,他的待遇應當跟基地司令級首長一樣,伹見過王淦昌的人,實際上誰都不會相信他有那麼高的待王淦昌是以一名忠於職守的科學家,在對待每一件生產和技術上的事,而在龐大的氫彈試驗的係統工程中,他又承擔著統率千軍萬馬跨越各種艱難險阻的重任。然而,王淦昌沒有而且不可能想到的事發生了——報告王院長:北京城裏全亂了,到處都是大字報,我們的灰樓也被包圍得水泄不通。
周光召主任的家都被抄了……
備人把這呰消息偷偷地告訴王淦昌。
誰敢包圍我們的灰樓?那是毛主席和周總理都說過的國家絕密地方呀!為什麼要抄光召的家呀?他又沒做什麼壞事!我要到北京給他作證!王淦昌是一個從來不知政治奧妙的老知識分子,他根本想不到別人告訴他的這些到底是怎麼回事。說光召是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那我們是什麼呀?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戚怎麼為國家造原子彈嘛?瞎胡鬧。我要找聶元帥問問清楚!
王淦昌從來沒有這樣氣憤過。
1966年12月27日,王淦昌想找的人來了。當聶榮臻元帥從飛機上下來,來到指揮部帳篷時,王淦昌劈頭就問:聶總,周光召是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的話,那我這個當老師的又是什麼呢?你得給我說說清楚。
聶榮臻一愣,繼而笑開廣:王先生,你當然是大大的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哩!
什麼?我、我是大大的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我?我怎麼會是呢?王淦昌瞅者大家,又瞅著自己草綠色的軍裝,一臉茫然。
哈哈哈……廷榮臻大笑,然後打趣地說:王先生,你相信我足大軍閥吩?他們罵我是大牢閥,還要火燒我,萬炮齊轟我,可我並不怕他們呀!我告訴他們,毛主席讓我指揮原廣彈等核武器試驗,你們誰敢來火燒和炮轟我?那我就讓誰嚐嚐磨菇蛋是什麼滋味!你跟我一樣,是毛主席和周總理比你來搞原子彈的,誰要說你是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你就告訴他,你是革命的學術權威,那就來羅布泊造造原子彈呀!
王淦晶被逗笑廣,自萏自語道:怪了,政治怎麼就比我搞原子彈還複雜?
聶帥的到來,使基地重新恢複了緊張而專一的試驗工作,王淦昌的心頭暫時消除了——一絲掠過的疑雲。爆炸之前千頭萬緒的準備工作,使得他尤暇顧及北京和其他地方正在發生的事。千裏戈壁灘上的核試驗基地上有的隻是一片神秘而緊張的戰鬥情景。
經請示中央,第一顆氫彈原理試驗在聶榮臻到來後的第二天進
行。
王淦昌和鄧稼宄等科學家們感覺這——次試驗似乎比兩年前進行原子彈忒驗時還要緊張,原閃是這一次大家心裏都沒多少底。我到羅布泊不下卜次,每次做這種試驗,心都提到嗓子眼上……記得有一次試驗,當鱟知道,第二天才能知道物理試驗的具體結果。會不會沒有結果呢?那一夜睡不著,翻騰得厲害,真擔心啊!心慌、心跳、緊張、不安,非常之難受!我躺在床上,不敢動,也不好意思叫人,強忍著,現在想起來真後怕,那時我是四十多歲,如果是晚幾年,心髒就會受不了,就會死在那兒了……知道成功了,好像五髒六腑和渾身的毛孔全都舒服極了……於敏在十幾年後對作家彭繼超談起當年的心情時,充滿丫真切感。
1966年12月28日,曾經讓全世界震驚的中國西部羅布泊又騰起一團直衝雲筲的蘑菇雲……
這便是讓王淦昌終身感到自豪的大太陽氫彈爆炸成功
了!
王院長,你感覺怎麼樣?在大太陽徐徐升起的一刻,聶榮臻元帥握住王淦昌的?關切地問。
王淦昌吐出了一句真言:不輕鬆,太不輕鬆廣!
聶帥聽後,默默地點點頭,因為這僅僅是開始,真正意義上的氫彈大爆炸還有太多的路要走。可此時此刻的聶帥心頭不由湧起了難以形容的憂鬱:唉,羅布泊的大太陽雖然升起,可當量級的熱核聚變還有很長的距離。但聶帥最擔心的不僅是這些,他擔心的是一場已經開始襲擊神州大地的劫難……
文化大革命?
知識分子被叫做臭老九?
有功之臣變成了反動學術權威?
聶帥望著身披綠軍大衣、腦門已呈光溜的王淦昌背影,心頭——陣痛楚:這麼好的老科學家,忠心耿耿為祖國,憑什麼把他們推到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牛鬼蛇神之列?我能保得住他們嗎?一個被別人火燒、炮轟的人?
聶榮臻對天長歎:唉,老天啊,能多給我幾年時間,中國的核武器就可以在世界強國之林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中國人也可以不再總受人欺壓了。
然而突發的政治風雲,使中國的核武器發展曆程開始陷人可怕的命運1967年初,當中央決定大當量的氫彈實彈試驗命令正式下達後,——一些電要部門和生產基地卻像斷了齒的輪子轉不動。那個試驗必須用的鐵塔製作任務交給了華北某金屬結構廠加工,可人家根本不動手。
張展寰,你去用三天時間給我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周恩來總理親自過問並指派大將。
作為氫彈試驗的基地總指揮,張農褒後來因為脫不開身,周恩來又重新派遣另一位大將到這個金屬結構廠,他整整用了!2個白天和黑夜才總算動員了職工到車間幹活。
至於王淦昌他們急需要的一些部件,更是催張三張三說要革命沒時間,催李四李四講批判還沒完。這樣還能幹事嘛?勿來事勿來事!王淦昌一著急就冒出幾句別人半懂半不懂的常熟話
啥都可以馬虎,科學實驗是馬虎不得的。這樣搞法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完成更大的核試驗嘛!王淦昌向周恩來總理和元帥們發起牢騷來。
於是一封以中央軍委名義的特別公函產生了。
毛主席號召做的事絕不能耽誤!特別公函所到之處,全都堅決擁護。
為試驗發展中國核武器作貢獻是頂頂光榮的事,成了千軍萬
馬的戰鬥號角。然而,被革命和造反弄得神魂顛倒的中國人已經難以控製自己的狂熱,就連國家一級機密單位的人也跟著發瘋與發高燒。
第一顆氫彈原理試驗爆炸成功後的第二、第三天,聶榮臻元帥在基地的馬蘭招待所主持了一次核武器試驗高層會議,基地指揮方麵的負責人有張震寰、張蘊鈺、李覺、胡若嘏等,技術負責人有特意從北京趕來的錢學森和一直在基地工作的王淦昌、彭桓武、朱光亞、程開甲、郭會英、於敏、周光召等。聶帥給大家出的議題很清楚:總結此次核爆經驗,來年進行百萬噸當量的空投氫彈核試驗。
大家談的時候小要過於慎重,隨便些。聶帥的話,使會場氣氛頓時活躍起來,特別聽說來年就要搞大當童級的空投氫彈試驗,將軍們和科學家們精神振奮。
不過我要提醒大家:眼下到處都在貼大宇報、抄家,可這樣的風我絕不允許它刮到基地來,也不允許它對準在我們這兒辛辛苦苦工作的科學家們。我們這兒是什麼地方?我們這些人是幹什麼的?是毛主席、黨中央親自領導指揮的最高機密單位呀,亂衝亂批還了得!大家放心,有我在,你們該幹什麼還幹什麼。誰要想動你們或者想在基地上打主意,我和幾位老帥都說了,那就拿我們的命一起抵上!
王淦昌他們聽完聶榮臻的這番話,內心泛起無比感激的巨橢。尤其是周光孖,這位已經被衝擊得不輕的科學家,身體又有病,在聶帥親自過問和保護下,才使他擺脫了造反派們的無理糾纏,來到基地重新參加核試驗。
就在這時,一向被外界視為蒼蠅也飛不進的羅布泊也發生了一連串荒唐的事。
有一天,一輛全副武裝的吉普車橫衝直撞地開進基地禁區,警衛人員想攔住,結果反被對方繳械。誰敢這麼膽大妄為?原來一打聽,是那個通天人物毛遠新。
誰敢衝核試驗基地,就給我統統逮起來,一個也不放!聶帥火了。一道命令下達,那個中央文革派來的要員毛遠新被官兵們押進一間小黑屋。
誰幹的?給我馬上放人!康生衝著聶帥高嚷,聶帥義正詞嚴地回答:放人可以,但得毛主席、黨中央批準。核基地是國家保密地方,難道你們中央文革小組的人連最起碼的知識都沒有?
下麵的一件事更叫人聽後心驚肉跳。
1967年6月17日,中央決定首次空投氫彈爆炸試驗。聶榮臻親
自在基地坐鎮。空投爆炸時間定在上午7點。一切準備就緒。聶帥和王淦昌等都進人了指揮室,等待空軍飛行員駕著栽有300萬噸當貴的熱核裝置的飛機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