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村裏的那些閑言,柳氏自然也聽說了,不過她總歸是個大人,不像趙鬆清,人家說什麼就信什麼,她聽著那些話,卻是一笑置之。
種菜來賣,也不過是幾個小錢糊口罷了,真要賺到大錢卻是不能的,若真能賺到大錢,那村裏這麼多人家,家家都種著菜呢,要發財也輪不到他們,完全將這事當成笑話來聽著,不過這幾個小的還挺能折騰,這樣也好,日子能過得下去,也省得跑來他們這邊打秋風。
錢氏這些日子心情似乎都還不錯,所以家裏的一些事情,多是睜隻眼閉隻眼,不似以往那麼上心,這對柳氏來說,卻是極有利的,鐵哥兒占著年紀小,時常往老倆口屋子裏竄,可沒少往家裏拔拉東西,老四也借口身體不好,將人家給送的補口拎了幾盒回來。
這些東西,雖說不值什麼,可要自個去買,卻也要費不少錢,直接拿回來,讓她走親戚時,也少費幾個禮品錢,算算可不就是賺了麼。
柳氏最近心情十分不錯,從江哥兒中了秀才後,家裏來來往往不少親戚,送來的東西就不用說了,這個她還摸不到邊兒,隻說招待這些親戚,那一樣不是老四幫著出麵,老大老二不在家,老四做為家中的成年男人,外出采買、出麵待客,其間自然也少不了柳氏幫襯,就此一事,他們四房這回就足足撈了好幾兩銀子的好處呢,更別提時不時還從老太太那裏得些東西。
因著家中出了個秀才老爺,趙老頭一家,在村中的地位又上了一個台階,讀書人尊貴、前景遠大,如今竟是誰也不肯輕易得罪他們一家。
趙鬆柏一家雖也時常被人提起,但再也沒有責怪錢氏之語,如今錢氏的地位高漲,說她的閑話,自然會被人記恨,況且趙鬆柏兄妹幾個日子還過得下去,也再沒人糾著這個不放。
且說趙家兄妹幾個,將地裏的藤苗收攏一處,一把火給燒了個幹淨,全化成了灰,隨著一場秋雨之後,那些草木灰全融入了泥土之中,便再不理會。
趙鬆柏、趙鬆樹兄弟倆忙活幾個月,收獲不小,心情自然也十分不錯,在家裏好生歇了幾天,兄弟倆就又閑不住了。
已經入了秋,天氣一天天涼了起來,兄弟幾個開始在後山砍柴禾搬回家,冬天天氣冷,又時常下雨,柴禾難幹,大多數人家,入秋之後,就會往家裏存放一冬的柴禾,也有的人家嫌費事,冬天的日子難免就過不安穩。
趙鬆柏雖說年紀小,但別人家是怎麼過日子的,他還是看得清楚,早早就開始動手,準備起過冬的柴禾來。
他們現在住的三間房,自然是堆放不下一冬的柴禾,擺放院子裏,又難免會被雨水淋濕,好在還有那幾間不能住人的破屋子,可以利用起來。
四麵的牆雖然破了好幾個窟窿,但勉強還能擋雨,屋頂已經塌了大半,幾兄弟想法子,編了草甸子,往屋頂上一搭,倒也勉強能遮雨。
如此在後山砍下的柴禾,兄弟幾個慢慢搗騰了大半個月,終於堆放了滿滿一屋子。
“這些柴禾,足夠咱們燒一冬的了。”趙鬆樹抹一把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