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掌櫃原本是十分看好趙大郎,但聽妻子這麼一說,也覺得趙二郎更為出色,就算分家時,大半家產為長房所得,但隻要人能幹,還怕賺不到錢,就憑趙二郎這本事,分了家後隻會掙下更大一份家業,對於守成的趙大郎,隻要不敗家,日子也能過得,可這也難說,他有沒有本事能守住家業。
原本十分看好的人,卻被孫氏這麼一說,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了,轉頭看向女兒。
“秀兒,你是怎麼想的,也跟爹說說,畢竟這是你的終身大事。”
劉秀兒看看爹,又看看娘,開口道:“我覺得娘說得對,爹往常也不常說嘛,嫁人得嫁有本事的人。”趙家兩兄弟,她以前跟娘去鋪子裏買鹵肉的時候,也是見過兩次的,在她看來,趙二郎明顯比趙大郎長得更好看些,也討喜一些。
明白了女兒的意思,劉掌櫃有些為難道:“畢竟咱們提的是趙大郎,這突然變成趙二郎,趙家定是不會同意的,咱們真開了口,沒準連趙大郎的親事都黃了……”
“你這人,之前不還覺得我說的有理嘛,這會怎麼又猶豫不定起來,咱們秀兒長這麼漂亮,嫁什麼樣的人家嫁不得。”言下之意,也不是非要趙家不可。
劉掌櫃雖然覺得孫氏有些心比天高,但也覺得女兒不錯,天下間的男子,少有配得上的,但想到要去跟趙家說這個事兒,想想就覺得有些尷尬,難以開口。
孫氏跟他幾十年的夫妻,又豈會看不明白他在為難什麼。
“這事你也別管,我讓媒婆去說,別看你做生意時能說會道,真到要緊時候,卻也頂不上媒婆那張嘴。”孫氏似頗有把握的說道。
劉掌櫃被家裏女人嫌棄,砸巴了下嘴:“行吧,由你們折騰去。”心道還當女兒這事定了下來,不想波折又起,也不知是好是壞。
雖說提親的事,一般都是男方向女方提親,可有那女方看上眼的人,也會遣了媒婆來上門說和,說得兩相滿意了,自然就按著規矩來,由男方正兒八經的前去提親。
這不劉掌櫃就是看中那趙家郎,所以遣了媒婆說和。
趙鬆柏做為小輩,親事方麵,可以提意見,卻輪不到他做主,有長輩在,自然是長輩做主的。
趙鐵柱得了劉家的話,都是一鎮上住了幾十年的人,以往對劉掌櫃也算不多熟,但打聽起來,也是很容易,四鄰八鄉,對此人的風評十分不錯,他也就認可了劉掌櫃的人品。
所以對媒婆點了頭,算是同意了這門親事,打發了媒婆回去商量定親的日期,他們這邊就準備厚禮上門,不想這媒婆一去好幾天,竟是沒了消息,他這心裏不由七上八下的,一時沒鬧明白是怎麼回事。
心裏暗自猜測著,難不成對方對大郎不滿意,不該啊,對方自然是打聽好了,才會來說和的,總不成是之前看好了,現在又覺得不滿意了?
若真是這樣出爾反爾,人品就……
這些事情,趙鐵柱自然也不好拿來跟趙鬆柏說,暗自在心裏琢磨了無數原由,雖沒弄清事實,但無非的結果,就是人家不樂意這親事了。
雖然是對方來說和,他才動了心思的,如今人家不願意了,他也沒什麼多餘的想法,自家養大的孩子,自然是好的,人家看不上,那是人眼光太差,當然也不足以讓他上門去找人理論一番,如此就耐著性子再多等幾天,若再不上門,他就要去相看別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