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老頭得知大孫子進京趕考之後,就整天在家裏盼啊盼啊,每到初一、十五這兩日,便讓家裏的老婆子王氏,還有大兒媳婦錢氏,讓她們買來香焟紙錢的,往廟裏去拜一拜。
對此,王氏、錢氏,自然也是十分樂意前往,為此錢氏甚至還在菩薩跟前許下心願,若兒子得中,就要買個大豬頭來供奉呢。
瓊江村地處偏遠,交通不便,消息來往也十分閉塞,好在大考之日過了大半年後,也傳來了消息,縣衙那邊的消息是先傳來的。
得知自家的大孫子中了同進士,趙老頭也喜得老淚盈眶,讀了這麼多年書,一家人全身心的支持著,總算是得中了,雖然差強人意了點,好歹也是中了不是。
聞訊而來的村民們,也均是紛紛上門到賀,不少人拿了家中的雞、鴨、鵝上門,也有些置辦了些像樣的禮品。
雖說如今村裏,因為趙鬆柏兄弟的關係,許多村人,與趙老頭一家,其實是頗為疏遠的。
做人都講究個良心,趙家兄弟待村裏人都不錯,他們養鴨養鵝,也多虧趙鐵柱帶的頭,且趙鬆柏兄弟兩人,在收購村民們的鴨、鵝上頭,還都會比其他村裏,多給幾文錢,別看幾文錢不多,但一隻牲畜多幾文錢,一年成百上千隻的養著,足足能多出一二兩銀子來。
誰又不是不會識數的人,受過人家恩惠,自然就會記在心上,前些年,趙老頭還作妖作怪的,見人發達了,有錢了,想要認回幾個孫子,當麵沒什麼人說,背後誰不私下嘀咕幾句。
認真說起來,趙老頭因為之前的種種,近些年在村裏已經都沒什麼名聲了,這些事他何嚐又不知道,卻又沒法拿出來跟人說,隻得悶在心裏,生悶氣罷了。
好在他還有個出息的大孫子,這次總算為他掙回顏麵,讓他臉上有光了。
“老爺子,這下可該享福了,孫子中了進士該做官了吧!”一個三十來歲的漢子,一臉嬉皮笑臉的恭維道。
“這個還沒得準,縣衙那邊,也隻是抄錄了榜單下來,中了進士是真,卻還沒有授官。”趙老頭沒得準話,自然也不敢亂說,他一個什麼也不懂的老頭子,對於官府衙門之類的,向來十分敬畏。
“嘿嘿,中了進士,肯定是要授官的,大侄子也是咱們看著長大的,做了官老爺,到時候可別忘了咱們啊,咱們這些做叔叔伯伯的……”那漢子嬉笑道,臉上也是容光煥發。
趙老頭本是一臉喜色,聽著這話,額頭便輕微的跳動了起來,他今兒確實是十分高興,大孫子熬出頭了,又何嚐不是他們一家都熬出頭了。
但這話是什麼意思,是不是見他孫子做官了,都想過來占點便宜,什麼叔叔伯伯的,他們也配。
趙老頭這才認真打量起來,圍在他身邊奉承的幾個,可不就是村裏幾個流裏流氣的混蛋麼,剛剛被人捧得高興,他還沒發覺呢。
再抬眼四下一望,臉色就更不好看起來,剛剛幾乎還人滿為患的院子裏,此刻人已散去不少,還在院中待著的幾個,無不是沾親帶故的。
而像裏正、村中的幾個頗有名望的族老,此刻卻是一個也不在,回想起之前,還晃眼看到過的。